德国亥姆霍兹柏林材料与能源中心(HZB)和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TU Delft)的研究人员联合组成的科研小组,成功研发出一种价格低廉的利用太阳能进行电解水制氢的方法,相关成果发表在近日出版的《自然 通讯》杂志上。
科学家们开发的这套系统可以通过太阳光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这使得太阳能可以被转换成氢能并存储起来。亥姆霍兹柏林材料与能源中心太阳能燃料研究所主任罗尔 范 德克罗尔教授说:“我们结合了两方面的最佳之处。我们利用了化学的稳定性和金属氧化物的低廉价格,将其与一个很好但相当简单的薄膜硅太阳能电池结合,从而得到一个便宜、非常稳定和高效的(水解氢气的)单元。”
当光线射入这个相对简单的具有金属氧化物层的硅薄膜电池时,系统会产生一个电压。金属氧化物层起光阳极的作用,成为氧形成的地方。它通过一个石墨导电桥连接到太阳能电池单元。由于只有金属氧化物层接触到电解液,所以太阳能电池单元的其他部分不会受到腐蚀。铂金线圈则被用作阴极,这是氢气形成的地方。粗略计算可以表明这种技术具有的潜力:以德国每平方米大约600瓦的太阳光能来算,100平方米这样系统可以在一个小时的日照下分离生成3千瓦时以氢气形式存储的能量。
科学家们系统研究了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在从光入射到电荷分离,直至水分解的过程中的作用,以便进一步优化这一过程。德克罗尔说,理论上钒酸铋光阳极效率最高可达9%。通过用一种廉价的磷酸钴催化剂,科学家们显著地加快了光阳极上氧的生成。研究中最大的挑战是钒酸铋层电荷高效的分离。尽管金属氧化物稳定并且便宜,但带电粒子会趋于迅速重组,使得分解水的过程失效。德克洛尔和他的同事通过研究发现,在钒酸铋层里加入额外的钨原子是有帮助的。这些钨原子产生的内部电场可以很好地防止重组的发生。
系统中最重要的光阳极是用添加了钨原子的金属氧化物钒酸铋(BiVO4)制成,并用廉价的钴磷酸盐催化剂喷涂和包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科学家将含铋、钒、钨的溶液喷射到热玻璃基板上,然后将溶剂蒸发。通过多次喷涂不同浓度的溶液,得到了一个厚度约300纳米的高效光活性金属氧化物层。德克罗尔说:“我们仍然不是很了解为什么钒酸铋工作得非常好。但我们发现,超过80%的被吸收的光子得到了利用,这实在是一个创纪录的金属氧化物,也是物理学的奇迹。下一个挑战是按比例将这样的系统扩展到平方米大小,从而使它们可以生成更多的氢气。”(记者李山)

- 通威太阳能发布4月份电池片定价2020 / 03 / 25
- 有了“氢农场”,太阳能光分解水制氢效率创国际新高!2020 / 03 / 24
- 太阳能光热电站建设创中国速度2020 / 01 / 06
- 阿特斯在巴西再次中大标!全球唯一连续七次中标巴西政府能源招标的光伏企业!2019 / 11 / 15
- 阿特斯出售370兆瓦墨西哥太阳能电站给两大韩国公司2019 / 11 / 15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