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能源>太阳能
持续刷新,纤纳光电大组件获国际权威效率检测机构14.3%认证!
2019-10-30 09:49  · 来源:  · 作者:  · 责编:刘澄谚

  近日,杭州纤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在钙钛矿商业化大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方面又取得了新进展,在欧洲太阳能测试机构(European Solar Test Installation)的严格检测下,获得14.30%的光电转换效率(300平方厘米,面积定义:限定辐照面积)。该数据距今年8月NREL发布的全球冠军组件效率榜上他们11.98%的成绩,仅时隔两个月。

  坚持科学精神,助推钙钛矿逐步走向产业成熟化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Perovskites solar cell)是《科学》杂志2013年度十大科技突破之一,是2016年世界经济论坛 “最具商业化潜力的十大新兴技术”之一。自2017年被诺贝尔化学奖热门提名后,更是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掀起了国内外科研学者们对钙钛矿技术的研究热潮。

  钙钛矿作为先进材料,是科技创新浪潮中的典型代表。我国在钙钛矿领域的基础性研究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我们在纤纳光电这样的新生代科创企业身上看到一种勇于探索、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看到他们在短短2年间,先后六次刷新钙钛矿组件效率世界纪录的阶段性成绩。目前,他们通过系统集成,使钙钛矿组件的电气性能满足商业化应用的初步需求,这标志着第三代钙钛矿薄膜光伏技术的经济价值已初见端倪。

  严格遵守国际认证标准,全力投入钙钛矿技术产业化的国际竞赛

  全球目前有7家光伏器件效率认证机构的认证报告被“太阳能电池效率纪录表”和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的“冠军组件效率图表”承认。7家认证机构对组件效率的认证均遵循严格的流程,其中对组件面积的一致定义决定了7家认证机构认证结果的准确性、客观性以及相互可比性。目前,7家机构认可的组件面积定义仅限三种:全面积、孔径面积、限定辐照面积。全面积与孔径面积一般在成熟商业化组件的测试中采用。目前钙钛矿组件的效率认证普遍采用限定辐照面积法来决定组件面积。该方法将组件的死区面积纳入到组件总面积中,避免了因死区面积比例不同造成的测试结果偏差。同时,对于通过遮挡死区面积进行组件效率测试的方法,7家机构以及“太阳能电池效率纪录表”等均已无法采信。这7家检测机构结合钙钛矿材料的特殊性,采用严格的稳态测试法和统一的面积定义,可准确测量和计算钙钛矿光伏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这种测试方法对科研企业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也让钙钛矿这一新兴技术能够更适应实际应用场景的要求。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