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由于受疫情影响,全球光伏投资同比降低了25%左右。但是中国光伏作为全球光伏的主力军,依然扛住了疫情的重压,一季度虽有影响,二季度强势恢复。产业链上下游,多晶硅、单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均保持同比增长。
站在“十三五”末、全力贯彻落实《可再生能源法》,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关键节点来看,光伏的经济性、优越性越来越凸显。光伏发电“一度电一毛钱”也不再稀奇。光伏平价上网之后的下一站就是低廉价上网,然后是清洁能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未来大的能源系统将呈现出清洁主导、电力分散、多能合一、储能聚合、一网赢天下的新格局,为全球光伏产业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光伏+储能是必不可少的标准配置和中坚力量。未来5年,中国“光伏+储能”可能实现每年2000亿到4000亿美元的出口创汇能力。此外,特高压清洁能源、能源互联网+储能+能源大数据+电动出行一体化的能源发展新格局,也让光伏插上了翅膀,拓展了空间和载体。
二是光伏产业将集中走向分布,从分步走向切入式,到5G通讯等产业的完美跨界。光伏可以和5G基站、特高压、大数据、新能源、充电桩、城际铁路等紧密地拥抱,参与5G综合能源全生命周期和全过程。此外,光伏+污水处理厂、大数据园区、智慧家居、物流云仓、绿色港口、被动式超能低耗建筑等越来越普遍。因此,国际能源署预测,2030年全球光伏总装机有望达到1721GW,到2050年将新增加到4670GW。
三是光伏产业将进入以科技迭代带动全面创新的新通道。光伏新一代高新材料与技术、光伏智能制造等“黑科技”会逐步登场,带来光伏开发布局、建设时序、消纳应用等方面的变化,在多电源联合优化运行、多场景创新应用中,获得更高的发展自由度。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会议中再度强调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互动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光伏行业如何进行更好地为新格局做贡献?我认为,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系统创新、模式创新和应用创新。一方面,在多场景应用和创新中寻找春天;一方面要发展全球市场,全产业链要从单一的竞争走向全球的供应,按照资源互补效应最大、协同成本最小、一体化发展的原则积极推动行业重构,寻求协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把自身资源与外部资源融合,与利益相关方协力构建产业生态圈,携手穿越当前特殊的周期。(朱共山 作者系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 欧盟加大对储能政策的支持 能源储能在欧洲扩张的关键2020 / 08 / 16
- “新能源配储能”AB面2020 / 08 / 16
- “新能源+储能”问前程2020 / 08 / 14
- 磁悬浮飞轮储能摘国家专利金奖2020 / 08 / 13
- 储能式5G宏基站来了!计划设计安装6万座、年收入192亿2020 / 08 / 13









- 中国公募REITs试点:充电桩行...
- 凯盛集团精彩亮相第十四届SNE...
- SNEC在沪开幕 “后疫情时期”...
- 智慧光储,质享平价︱上能电...
- 哪些综合智慧能源项目能“C位...
- 中天科技集团董事长薛济萍荣...
- 中国石油“点靓云端•天然气...
- SNEC2020国际太阳能光伏展将...
- 2020国际储能和氢能及燃料电...
- 中设集团与宁德时代科士达签...
- 全球青年绿色创新峰会暨YGT全...
- 能链获中金资本、小米集团等9...
- 乌金下隐藏了哪些智能秘密?
-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
- 在黎明,看见未来|华为智能矿...
- 当矿山遇上数字化,会有什么...
- 【乘潮涌之势 偕强者前行】第...
- 中新社国是论坛召开:为后疫...
- 重塑“智慧企业”愿景 SAP全...
- 中瑞共同探索可持续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