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问长江电力
2017-08-07 08:24  · 来源:中国能源网  · 作者:  · 责编:王长尧

  1、 如何打造绿色三峡电站?三峡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开发上做了哪些工作?未来践行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中,还有哪些计划? 

  答:可以说,三峡电站的天然颜色就是“绿色”,三峡电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具有巨大的节能减排效应,在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峡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250万千瓦,年设计发电量882亿千瓦时,是我国“西电东送”和“南北互供”的骨干电源点,具有非常重要的国家战略地位,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发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2017311228分,三峡电站中央控制室累计电量显示屏上的数值跳到了10000。至此,三峡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一万亿千瓦时。据统计,一万亿千瓦时相当于2015年上海市用电量的7.1倍(据《2015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上海市全年用电1405.55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3.19亿吨,减排二氧化碳8.58亿吨,减排二氧化硫899万吨,减排氮氧化物257万吨。三峡电站减排效益与224.3万公顷阔叶林相当,等于在我们的国土上增加了三分之一个大兴安岭林区,对减少雾霾和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自2003年首批机组投产发电以来,三峡电站发出的强大电流就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华中、华东和南方十省市,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清洁能源。如果按照每千瓦时电量产生12GDP计算,一万亿千瓦时电量可以支撑我国12万亿元GDP(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15GDP数据和社会用电量推算)。 

  长江电力将牢记使命,牢固树立担当、一流、责任和忧患意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善管理,不断优化梯级电站群水资源调度,精益生产多发电,充分发挥三峡工程的防洪、发电、航运、补水等综合效益,真正做到“为社会奉献清洁能源,为长江提供防洪保障”,发扬优良传统,精益求精,迈向新的一万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多作贡献。 

  2、 请介绍三峡的生态调度情况? 

  2011年起,三峡水库开始实施针对长江中游“四大家鱼”自然繁殖的生态调度,即通过科学调度在长江中游产生持续上涨的洪峰过程,从而创造适合鱼类繁殖所需的水文条件。同时,生态调度在减少水华、改善水质、减少泥沙淤积、枯水期补水和抵御咸潮入侵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2017520—25日,三峡水库首次与向家坝水电站开展了针对四大家鱼自然繁殖的梯级联合生态调度。此次生态调度是三峡水库自2011年实施生态调度试验以来,连续7年实施的第9次生态调度,也是首次与向家坝水电站开展梯级联合生态调度。通过持续5天的连续涨水过程,为四大家鱼等多种鱼类繁殖提供适宜的水文条件。根据同步生态监测,调度期间包括四大家鱼在内的多种鱼类出现大规模产卵繁殖,此次生态调度取得良好效果。 

  519日及22日,长江防总分别发布5号、6号调度令,本年度生态调度正式开始。520日三峡日均下泄流量自11000立方米每秒逐步增加至18000立方米每秒,向家坝日均下泄流量自2400立方米每秒逐步增加至4500立方米每秒。 

  监测结果表明,生态调度实施期间三峡下游各江段有多种鱼类进行了自然繁殖,主要繁殖种类有四大家鱼、鱤、鳊、翘嘴鮊、鳅类、蛇鮈、银鮈、鳜等,其中宜昌至宜都江段四大家鱼繁殖响应较为明显,22—23日宜都断面出现鱼类繁殖高峰,总鱼卵密度达到每1000立方米165颗,其中四大家鱼鱼卵密度达到每1000立方米48颗,初步估算此次调度期间三峡下游江段产漂流性卵鱼类繁殖总规模达到6亿颗,其中四大家鱼繁殖总规模约为1亿颗。总体来看,此次生态调度对于宜昌下游江段多种鱼类的自然繁殖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2011年首次生态调度实施以来,宜昌下游四大家鱼自然繁殖总规模接近20亿颗,其中通过生态调度累计促进四大家鱼繁殖规模达到8.63亿,调度期间四大家鱼繁殖规模占繁殖总量的比例超过40%,同时也为多种鱼类自然繁殖创造了良好的水文条件,生态调度实施效果明显。生态调度的连续实施及不断优化,以及向流域联合生态调度的拓展,显示了三峡集团通过实践促进长江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与努力。 

  3、 对长江大保护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主要有保护中华鲟、培育珍稀植物和四大家鱼生态调度三个方面。 

  1)中华鲟是大型海河洄游性鱼类,是与恐龙同时代物种残留下来的孑遗种类,有“活化石”之称。公司长期致力于保护这一古老生物,资助中华鲟人工繁殖研究,强化中华鲟的物种保护。 

  1984年以来,中华鲟增殖放流活动已持续开展了33年,这是中国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第59次开展中华鲟放流活动。今年,为了掌握中华鲟降河洄游运动规律,科学评价放流效果,中华鲟研究所对放流的中华鲟采用了多种标记方法,并进行了DNA数据采集,建立了放流群里遗传分子信息数据库。 

  近几年,每年洄游进入长江产卵的中华鲟数量已不足百尾,表明分布于长江及近海的中华鲟种群数量已较为稀少。在这种状况下,人工增殖放流大规格的中华鲟对于野生群体数量的补充起到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中华鲟研究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在公司的组织和号召下,长江水域沿江的志愿者踊跃参加中华持护航监测活动,并在当地城市举办交流会、环保知识普及讲座、科普展、绿色骑行和长跑等活动,传递人与长江和谐共生的生态保护理念,让公众了解这一极度濒危物种的现状、受胁因素和保护措施,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华鲟的保护。 

  2)在三峡工程论证阶段,专家们就对实施三峡工程可能影响的动物和植物予以了明确,并要求对其组织保护工作。像外界比较熟悉的中华鲟、胭脂鱼,三峡工程通过中华鲟研究所开展科研保护。而在植物方面,三峡水库的库岸淹没区,原生长有疏花水柏枝和荷叶铁线蕨两种珍稀特有植物。水库蓄水后,为保护这两种珍稀特有植物,三峡集团成立三峡苗圃研究中心,对这两种植物进行移植引种,保护其不致灭绝。 

  通过十年发展,今天的三峡苗圃研究中心引种植物356种共17000多株,培育珍稀特有植物13000多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9种,二级52种,重点保护植物8种。而且,通过不断的对植物资源开展野外调查,研究中心引种的植物品种在以每年80余种的速度增长。 

  32011年起,三峡水库开始实施针对长江中游“四大家鱼”自然繁殖的生态调度,即通过科学调度在长江中游产生持续上涨的洪峰过程,从而创造适合鱼类繁殖所需的水文条件。同时,生态调度在减少水华、改善水质、减少泥沙淤积、枯水期补水和抵御咸潮入侵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4、 怎样处理好防洪、蓄水、发电之间的关系? 

  长江电力以发挥流域梯级枢纽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在水库运用的各阶段阶段采取不同的调度策略。 

  在水位消落期,根据上游水库群消落情况、电网检修安排和市场需求实现提前消落,极大提高了梯级水库调度的灵活性。在三峡电站大调峰的情况下,重复利用葛洲坝电站有限调节库容减少弃水,以增发电量;在汛期,长江电力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紧紧抓住发电有利时机,积极与防总和电网沟通协调,科学开展中小洪水优化利用,确保防洪、发电“两不误”在蓄水期,长江电力依据水头变化精心开展流域梯级水库联合防洪和联合蓄水调度,高效利用水能资源,确保发电、蓄水“两不误”。 

      近年来,长江电力“水能利用率、成本控制、发电效率、设备可靠性”等关键指标均居国际领先水平,科学精确调度硕果累累。其中,2016626日,在三峡工程应对长江第1号洪水过程中,长江电力结合中下游水情和防洪形势,制定了以水量利用为主的优化调度方案。方案有效实施后,拦蓄洪水近30亿立方米,增发电量约10亿千瓦时;2016年全年,三峡水库累计拦蓄洪水122.7亿立方米,极大缓解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2003—2016年,通过科学调度,三峡电站发电耗水率逐年降低,从初期运行的5.9立方米每千瓦时降低到4.3立方米每千瓦时。三峡——葛洲坝梯级累计节水增发电量高达649.3亿千瓦时。 

      三峡水库就如同蓄洪补枯的水资源银行。2016年,三峡水库累计为下游补水量高达278.8亿立方米。其中,201610月,洞庭湖、鄱阳湖流域旱情加剧,三峡水库“果断”增加水量下泄,持续为下游补水,有效缓解旱情,切实保障下游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确保长江航运畅通。 

    

  5、 作为央企,在长江经济带的能源结构转型和绿色发展过程中,央企发挥什么作用?扮演什么角色? 

  2016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要求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2016126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再次强调,涉及长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生态环境只能优化,不能恶化。 

  作为共和国的长子,央企理应做长江经济带的能源结构转型和绿色发展的排头兵,走在前列,发挥主力军作用! 

  1)三峡、葛洲坝、溪洛渡、向家坝,长江电力运营管理的长江干流四座梯级巨型水利枢纽是功在当代、利及千秋的伟大事业。肩负“为长江提供防洪保障,为社会奉献清洁能源”的神圣使命,长江电力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严格落实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政策,响应国家“去煤化”能源战略,加大清洁水电能源开发利用。公司不断完善环境管理体系建设,注重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努力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贡献力量。 

  2016 年公司清洁水电发电量2060.6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6429.0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6503.43万吨、、减排氮氧化物52.96万吨、减排二氧化硫185.24万吨、种植阔叶林45.21万公顷、 

  2)开展节能减排。长江电力始终奉行绿色检修、绿色办公、绿色调度、绿色运行的运营管理理念,在设备检修、水库调度等环节充分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严格保障废弃物、污染物达标排放,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 

  绿色调度:开展四库联合调度,提高梯级水库调度灵活性,增加梯级电站发电量,减少弃水损失电量;开展生态调度,为长江珍稀鱼类和“四大家鱼”繁殖创造条件;开展“压咸潮”调度,防止枯季海水倒灌长江口,保护“长三角”生态环境。 

  绿色检修:加强设备管理,实现节能增效;开展节能、环保监督,实现节能常态化管理;优化设备诊断与检修管理,提高设备利用效率。其中,2012—2013年实施的三峡左岸电站中央空调系统和地下电站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改造,仅在投运后的2014—2015年度节电量就达728.8万度,相当又为三峡电站增加了1台装机容量1000千瓦的的小机组。 

  绿色办公:增强员工环保意识,促进资源节约型企业建设;规范公用车管理,提高公用车利用效率,减少能耗。 

  绿色运行:践行精益管理,保持低能耗发展;定期开展节能指标分析;注重生产全过程节能减排,保证污染物达标排放,危险废物合规处理。2016年,长江电力废水排放达标率100%,固体废弃物排放均符合国家标准。 

  另外,长江电力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发展战略布局,建成并投运宜昌首个纯电动汽车充电站,拉开宜昌使用新能源服务城市公共交通的序幕。该公交车充电站是城市公交电能替代重点项目,一期建设公交车充电桩20 台,可同时为20 台纯电动公交车进行充电。新型电动公交车无污染、零排放、噪音小、行驶稳定性高。据初步测算,该项目每年可为交运公司节约燃油费80 万元左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 余吨。 

  3)长江电力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增强全产业链“走出去”核心能力,快速推进以电站运营业务为品牌的国际化发展,将“绿色发展”的触角延伸到海外。 

  马来西亚沐若电站咨询服务项目是长江电力首个海外项目,为马来西亚沙捞越能源公司(以下简称SEB)提供专家团队技术指导。长江电力专家团队在扎实做好项目实施准备工作和建立生产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以三峡标准为基础,认真指导沐若电站技术人员开展日常运维、故障处理、设备检修工作,培养安全管理理念,规避电站安全风险,对管理和技术工作提供专业化解决方案。经过长江电力两批专家团队的全面指导与帮助,沐若电站4 台机组实现顺利投产,自2015 8 月至2016 9 月,沐若电站保持了“零非停”记录,创造了马来西亚沙捞越电网历史最好成绩,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清洁能源。 

  2016 7 月,公司联合三峡国际成功收购德国Meerwind28.8 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80% 股权,交易总额6.5 亿欧元,其中公司投资1.95 亿欧元收购30% 股权,实现公司首个境外清洁能源股权投资,该项目年化投资收益率6.5%,资本金收益率超过10%,投资当年可获得现金收益约1200 万欧元。德国Meerwind 股权收购项目是公司深化国际化运营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项目投资,公司打通了海外投融资渠道,将为国内海上风电开发探索出一条安全可靠、成本较低、效率较高的发展模式和路径,并努力发展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海上风电行业的引领者。 

  2016 年,公司正式启动与葡萄牙电力公司在全球配售电领域的合作,将巴西作为重点区域,参与全球配售电领域并购,拓展配售电业务。201610 月,公司有关项目组赴巴西现场工作,与EDP 就具体合作模式、拟投资项目进行深入调研,对巴西宏观经济情况、配售电监管及潜在配售电项目开展初步尽调。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34e1ed201302e35c880cd976cf7a656.pn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