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看点】刘振亚: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积极筹备中
2016-03-04 18:03  · 来源:中国能源报  · 作者:  · 责编:王长尧

  中国能源网讯:会议进入第二天,有哪些看点?今天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进入小组会议阶段,审议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

  另外,《中国能源报》新媒体中心上会记者现场采访到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刘振亚怎样看待清洁能源?能源互联网下一步有什么新举措?(详见下文)

图文/赵唯发自现场

整理/卢奇秀

 记者在现场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

  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一次小组会议,审议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

   

经济界政协委员小组讨论 

  经济界政协委员小组讨论,本报记者采访傅成玉时,他表示已经不在油气领域不便于回答,今年提交的提案主要围绕环境保护。

   

全国政协委员赵铁锤

记者采访录

  中国能源报:清洁能源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哪里?

  ▍刘振亚:除了空气、水和粮食外,我想对全人类来说最没异议、最重要、最为统一的共识便是能源极其重要。尤其是清洁能源,它非常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既不涉及国土安全,也不涉及政治外交军事。清洁能源是大自然赐予的资源,对促进世界和平,消除贫困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能源报:清洁能源优势在哪?互联网下一步有哪些举措?

  ▍刘振亚:随着技术的创新,清洁能源的经济性会越来越高,竞争力将越来越强。十年前,中国风电一度大概要十几元,而现在风电到了三毛钱,太阳能六毛多钱。根据我在美国几个大型研究院的考察情况,太阳能在2025年完全能降到三毛钱。

  能源都可以用清洁能源代替。所以我们提出两个替代,在电源侧,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能源发电;在使用侧,用电代替煤、油、气。“电从远方来,来自清洁发电”。我们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北极的风电,它的设备利用小时可以达到火电的水平,赤道的太阳能可以达到三千多小时。

  全球能源互联网集团公司已注册成功。下一步便是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目前正在顺利筹备当中。美国、日本、欧洲,许多国内外政要、大科学家……已经正式回函愿意成为该组织的副主席,国际上已有几十家组织意向加入。届时将会产生一个在中国注册,总部位于北京,向国外派出办事机构的中国第一个(全球能源互联网公司)。

  另外,昨日刘振亚向本报投稿,介绍了世界各国目前面临的挑战,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以及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意义。现一并推送读者! 

  导读

  2015年9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宣布,“中国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为世界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描绘了新蓝图,为应对气候变化开辟了新道路,向世界彰显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担当。

  深入贯彻习近平主席重要倡议,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举措,是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文/刘振亚(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意义重大深远

  资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三大挑战,根源在于化石能源的长期大规模开发使用。应对挑战的根本出路是加快清洁发展、实施“两个替代”:即能源开发实施清洁替代,以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发电替代化石能源发电;能源消费实施电能替代,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发电。

  由于一次能源都可以转化为电能,各种终端能源都可用电能替代,未来全球能源供应主要是清洁发电,终端能源主要是电能消费,电网必将成为各类能源开发、配置、使用的基本平台,未来的能源网必然是电网。能源网、交通网、信息网是全球最重要的三大基础网络。全球交通网、信息网已经总体建成、实现互联,能源网必然向互联方向发展。

  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全球互联的坚强智能电网,实质是“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清洁能源”,特高压电网是关键,智能电网是基础,清洁能源是根本。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和碳排放国,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量分别占世界的23%和28%,单位GDP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70%左右。推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

  ▍一是实现清洁发展。

  从现在起全球和我国清洁能源只需分别保持12.4%、13%的年均增速,清洁能源比重均可提高到80%以上,实现能源永续清洁供应,彻底摆脱化石能源困局。

  ▍二是应对气候变化。

  我国可将碳排放峰值控制在101亿吨左右,峰值降低24亿吨,达峰时间可从2030年提前至2025年前。到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可控制在115亿吨左右,仅为1990年的一半,可实现全球温升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

  ▍三是拉动经济增长。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投资规模超过50万亿美元。加快中国能源互联网建设,我国2016~2025年电网投资10万亿元,带动清洁能源投资10万亿元,合计20万亿元,能够持续拉动经济增长,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供给侧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有效解决“经济下行、雾霾上行”突出矛盾。四是促进和平发展。有利于推动国际电力贸易,发挥贫困地区资源优势,缩小地区差异,减少国际争端,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让世界成为一个天蓝地绿、亮亮堂堂、和平和谐的“地球村”。

  共同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加快发展

  习近平主席的倡议得到国内外高度赞誉,形成广泛共识,成为响亮的“中国声音”。我国特高压技术先进成熟,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智能电网建设走在世界前列,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和产能均位居世界第一,具备引领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的有利条件。

  能源企业应在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国家电网公司认真落实习近平主席倡议,在资源评估、科技攻关、装备研制、投融资创新、组织建设、规划研究、示范工程等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从理念向实践迈进,取得重要进展和成果。如系统评估了包括北极风能、赤道太阳能在内的全球各大洲可再生能源资源;举办高水平的中美、中欧全球能源互联网技术装备研讨会,明确了关键技术和装备突破方向;举办全球能源互联网投融资高层研讨会,研究投融资政策与金融解决方案;推进与周边国家电网互连互通,深入开展亚洲电网互联、亚欧洲际输电等研究。

  下一步,建议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和“十三五”规划目标,以成立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为契机,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国内外能源企业、设备厂商、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金融机构等携手合作、共同努力,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