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阳代表:十三五期间 燃料乙醇应由试点转向全面推广
2016-03-14 10:44  · 来源:中国经济网  · 作者:华青剑  · 责编:laixiaofeng

  中国能源网讯:“针对农业供给侧改革和大气污染防治的紧迫任务,十三五期间,应将燃料乙醇使用在前期成功试点的基础上,将使用范围扩大到全国。”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天冠集团董事长张晓阳提出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天冠集团董事长张晓阳 (资料图)

  张晓阳对记者表示,生物燃料乙醇已在世界范围得到大规模应用,我国也成功开展了应用试点工作。从实施效果看,不仅优化了能源结构,降低了对石油的依赖,同时显著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推动油品低成本升级,改善大气质量,促进社会低碳发展。在提高粮食调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重新开辟消化超储问题粮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悉,我国燃料乙醇产业自2001年开始试点运行以来,收效良好。已建成及在建产能合计产能为337万吨,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三位。2014年,燃料乙醇消费量达到228万吨,全国11个省推广使用乙醇汽油,销售乙醇汽油约2280万吨,占当年全国汽油消费量的22.5%。

  我国燃料乙醇产业经过10多年发展,粮食乙醇和木薯乙醇生产技术成熟稳定,以纤维乙醇为代表的二代先进生物燃料技术也已具备产业化推广条件,技术装备水平居国际先进行列,并已经储备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按照大力发展纤维乙醇,适度发展木薯乙醇,利用好我国每年约2000万吨的问题粮食,来严格控制粮食燃料乙醇总量的原则,完全可以实现全面推广所配套的燃料乙醇规模。

  张晓阳代表对记者表示,经测算,如果“十三五”期间燃料乙醇全面推广,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80万吨;显著降低汽车尾气中PM2.5约50%的排放,其它有害物质减排30%;可以拉动直接投资1500亿元,间接拉动农业、装备制造和交通运输业等领域投资5000亿元;增加直接就业岗位7万个,间接带动就业岗位50万个,年增加农民收入600亿元;每年生产1400万吨燃料乙醇,同时联产高蛋白饲料450万吨、电力260亿千瓦时、生物天然气100亿立方米、生物有机肥200万吨等,年产值1680亿元以上,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显著。

  张晓阳代表建议,进一步落实可再生能源法,将燃料乙醇的建设运营纳入可再生能源基金支持范围。目前,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基金只用于生物质电力的建设营运,将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的征收范围进一步扩展,用于支持包括生物燃料乙醇在内的液体车用生物燃料。将燃料乙醇生产和销售纳入《可再生能源法》实施细则的管理中,参照国际行之有效的对燃料乙醇生产企业和成品油流通企业均实施强制性配额的管理办法。

  代表委员小资料:

  张晓阳,男,1950年1月出生,汉族,河南镇平人,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中共党员,1968年5月参加工作。现任北京河南企业商会监事长、中国酿协酒精分会副理事长,河南省酒精协会会长,河南天冠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河南天冠燃料乙醇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