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哪些方面需完善?代表委员告诉你答案


2017-03-09 00:26:00 中国能源网

   

  目前,各地都在大力推进油品升级,不同品质油品价差逐步加大。但是由于市场监管不到位,市场上高低标准油品并行现象较为普遍。 

  成品油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成品油的质量从某种意义来说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因而也成为此次全国两会不少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 


  全国工商联团体提案 

  关键词成品油消费税改革 

  背景 

  现行政策下,我国成品油消费税实行“价内征收”,即在生产环节征收销售税。此种成品油消费税制度与现行经济体制和形势不相适应, 单一的征税环节,各类油品的税率不一,衍生出一些不利于市场发展的问题,特别是为不法分子提供了非法获利空间。 

  建议 

  将消费税从生产环节征收下移至零售终端环节征收。目前全国共有9万多个加油站,60%以上已经覆盖了税控加油机。可由加油站对终端消费者代收代缴成品油消费税,税务部门可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强化对加油站的管控,核实代收代缴的计税依据与数量,以实现成品油消费税应收尽收的目标。 

  通过零售终端征收消费税,生产企业偷逃消费税的税制基础将不复存在,调和油、走私油等因需缴纳消费税而不再有巨大获利空间,有利于打击走私、规范调和油市场,提升整个市场的油品质量,营造公平、公正的油品市场环境。更有利于减轻生产企业缴纳消费税的资金压力,降低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的经营成本,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王彪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九江石化公司党委书记 

  关键词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 

  背景 

  据统计,国有炼厂加工吨油的税费为1500-1600元,而地方炼厂吨油税费在几百元不等,少的吨油税费仅有100-200元。如此大的税收成本差异,导致一些成品油的价格出现严重扭曲,干扰了国有炼厂正常的生产经营,也造成了国家税收的重大损失。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避免国家税收损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建议 

  一要营造公平的税收环境。加快推进税制改革,健全税收分享体制,后移消费税征收环节,建立税收异常风险评审制度,严格消费税抵扣行为评估,严厉打击偷逃税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 

  二要提高油品市场准入门槛。目前,国有炼厂已完成油品质量升级改造,而部分地方炼厂油品质量还未能完全达标,但其利用低成本等优势,使劣质油品混入市场,既影响了环境,又扰乱了市场。这就需要提高油品市场准入门槛,并加强对油品市场的质量监管,遏制非标油品。结合国内经济增长新变化、石化行业发展趋势,及时出台产能指导意见和调控措施,严格控制增量准入门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第三,中央与地方要共享消费税。消费税属于中央税种,须全额上缴中央财政,影响了地方政府协税护税的积极性,地方政府从自身利益考虑,在成品油消费税征收管理方面主动配合愿意不强,建议将成品油消费税由中央独享税改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消费税实行中央与地方共享,能够使地方政府获取更多的可支配财政收入,调动地方政府共同打击逃税行为的积极性,减轻税收部门的征管压力,促进税收收入的科学划分和公平使用。 


  潘桂妹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巡视办主任 

  关键词油品升级不到位 

  背景 

  成品油市场监管涉及多个部门,局部地区执法管理机制不顺、力度不够,对不按规定升级的地方炼厂和销售非标油品的社会经营单位未采取有效措施,导致柴油质量升级步伐缓慢甚至停滞不前、非车用柴油消费比例不断提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增加,严重影响了大气污染防治战略的顺利推进。 

  建议 

  国家应尽快出台有关管理条例和办法,为市场监管和执法提供依据,为避免出现“一个市场、一类油品、两个标准、两种价格”的乱象,应明确全国范围内所有加油站必须全部销售车用柴油,禁止销售非车用柴油。 

  利用科技手段和互联网技术强化对所有库站油品质量的实时监管,切实加大对违规销售非标准油品、调和油等扰乱市场经营秩序单位的处罚力度,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经营环境,确保成品油质量升级目标的顺利实现。 

  对成品油质量升级项目审批开通“绿色通道”,国家加大对炼油企业成品油质量升级项目的政策扶持力度,出台提高贷款贴息的金融政策,开辟环评、安评、节能、职业卫生等行政许可审批绿色通道,为成品油质量升级项目加快推进、合规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李湘平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东明石化集团董事局主席 

  关键词  热盼成品油出口“通行证”

  背景 

  中国炼油产能过剩已成现实,地炼企业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情况下,渴望开拓海外市场,争取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平台。加快放开成品油来料加工复出口或一般贸易出口资质的期望愈加强烈。 

  建议 

  放开成品油一般贸易出口资质,对提升我国炼化企业的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国内炼油企业企业做大做强、开启国际化事业的必由之路。 

  尽快建立成品油一般贸易出口资质的长效机制。一方面严格成品油一般贸易出口业务的准入门槛,另一方面科学制定相关规程、标准,鼓励符合条件的地炼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不断提升我国炼化企业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 

中国能源报社新媒体中心制 | 联系电话:010-65369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