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去产能”果然是今年代表委员热议的高频词!


2017-03-09 22:56:00 中国能源报

   

  “煤炭去产能”这一词汇成为连日来代表委员们讨论的高频词。 

  会场上频频蹦出“创新”词汇:“去产能”已没有“软柿子”可捏;必须敢于砸“硬核桃” 。 

  如何淘汰煤落后产能?如何在去产能过程中保障企业的经营活动正常运转?职工“安居乐业”?来看看这些煤企大咖们带来了哪些高招。 


  张有喜 

  全国人大代表、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关键词  煤矿债务处置

  背景 

  在去产能推进过程中,在民营股份退出、资产债务处置和人员安置资金上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亟待解决。 

  去产能煤矿关闭退出后,大部分煤矿债务均由集团公司统借统贷统还,或者由集团公司为其担保。煤矿关闭退出后,所有债务均由集团公司承担,造成企业债务负担增加,不良资产率上升,经营风险加大。 

  以同煤集团为例,“十三五”去产能关闭的13个煤矿自身没有融资能力,共有贷款117亿元,几乎都是通过同煤集团贷款或者担保,用于这些煤矿的技术改造等,大大增加了同煤集团的债务风险,影响大集团的融资,容易造成资金链断流。 

  建议 

  国家出台股份制煤矿去产能的股权退出政策,避免去产能矿井民营股份退出时,因产生评估溢价无具体操作依据。国家协调财政部门和银行出台去产能关闭煤矿债务处置的具体政策。 

  一是首先允许企业集团公司层面成立清算机构,将关停产能煤矿涉及的资产、负债进行剥离,人民银行停息挂账。 

  二是然后由国资委聘请中介机构对关停煤矿开展专项清产核资,结果报地方政府审批确认后,国家给予企业专项全额补贴资金,用于企业归还银行贷款等债务。 

  三是企业集团公司层面为关闭煤矿承担的担保责任随之免除。 


  张文学 

  全国人大代表、开滦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关键词借鉴碳指标市场交易模式 

  背景 

  虽然去产能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是,去产能煤矿大部分是小型矿井及停产、半停产矿井,难度相对较小,而且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完全暴露出来。资源枯竭、亏损严重的国有大型煤矿将集中进入关闭退出程序,人员分流安置、债务处置、历史遗留问题解决等问题将集中显现,去产能工作进入攻坚阶段。 

  建议 

  一是给予企业税费减免。切实降低煤炭企业税费负担,深化增值税改革,降低煤炭产品增值税税率,同时从煤炭井下开采特殊性出发,扩大煤炭企业增值税抵扣范围,允许对矿业权价款、村庄搬迁费、土地塌陷补偿费等抵扣进项税,减轻企业税负。 

  二是借鉴碳指标市场交易模式,建立健全产能指标置换标准和市场化交易体系,促进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产能置换,推动全行业新旧动能转换。 

  三是制定债转股具体政策。制定债转股企业标准,明确指导目录,制定可操作性政策措施,解决好市场化债转股中转股价格确定、转股路径选择等核心环节,推进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深度融合、协调发展。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破产清算等多种渠道,依法依规处理好去产能煤矿涉及的资产债务问题。 


  王明胜 

  全国人大代表、淮北矿业集团董事长 

  关键词需要配套政策跟进 

  背景 

  虽然煤炭去产能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超额完成了2.5亿吨的去产能任务,但是国内煤炭产能过剩的局面并没有明显改变,产能过剩问题依然比较严重,煤炭去产能的信心不能动摇。 

  据预测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量至多41亿吨,扣除2亿吨进口煤,国内煤炭的需求在37-39亿吨之间,即使考虑现在煤化工的合理需求,也很难有绝对量的增长。如果不下决心将过剩的产能去掉,煤炭这个行业要想持续健康发展,煤价要想稳定在合理水平,就非常困难。 

  建议 

  一是合理先进产能评价标准。统筹考虑不同区域煤炭企业的地质条件、自然灾害、资源禀赋等实际情况,按照分类管理、一域一策的原则,修订完善煤炭先进产能评价标准,充分体现地区差异、煤种差异等特性,扩大华东、西南、东北等地区的先进产能矿井范围,发挥其稳定煤炭供应、稳定市场预期的作用。 

  二是有序释放煤炭产能。2016年下半年以来的煤价上涨,仍只是恢复性的、阶段性的,只是价值规律的理性回归。当前,部分煤炭企业出现盈利,是在大幅度减员、大幅度降低人员工资、大幅度压缩设备材料投入的基础上实现的,主要还是融资还债的需要。企业走向正常生产经营循环,仍需要较长时间和一定煤价的支撑,脱困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三是尽快批准恢复276个工作日制度。在3月中旬冬季供暖期结束之后,从目前允许煤矿按照330个工作日生产恢复至按照276个工作日生产;二是按照统一步调、幅度可控的原则,根据市场供需情况,有序控制煤炭产能释放节奏,防止煤炭价格回调幅度过大,导致煤炭企业再度返困。 

  四是畅通落后产能退出通道。建议以关闭退出30万吨以下小煤矿为重点,对规模小、污染重、灰分高、安全无保障等绝对落后产能2017年必须全部退出;对相对落后产能,综合运用安全、质量、环保、能耗、技术、资源规模、减量置换等政策措施,引导灾害严重、安全无保障、煤质差、能耗不达标、非机械化开采的煤矿有序退出。 


  冯跃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关键词  建立国有债转股平台

  背景 

  鉴于去煤炭产能工作有力支持了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降低去产能煤矿资产与债务处置对存续企业的严重影响,使煤炭企业真正实现去产能提质增效的初衷,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尽快研究出台去产能配套政策,妥善解决去产能煤矿资产与债务问题。 

  建议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16〕7号文件精神。尽快研究制定去产能煤矿资产与债务处置具体的、可操作的实施办法,既要支持煤炭企业去产能降低关闭煤矿负担,也要切实防控金融风险。 

  二是对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企业。如能源等因周期性波动导致暂时困难的关键性国有企业,按照要求完成去产能的关闭煤矿债务,建议国家用政策和资金支持金融机构核销本息或停息挂账。 

  三是结合国家推进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有关规定。由政府牵头组织、协调和监管,建立国有债转股平台,建立债权银行、债转股机构和企业高效的联动工作机制,打包收购国有煤炭企业去产能关闭煤矿的银行债权,实施债权转股权,做到应转尽转。同时,在国有煤炭企业处置关闭煤矿资产后,国有资本适当注入,确保资产负债率在合理水平,促进煤炭企业去产能后的持续健康发展。 


  刘定军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湖南分公司总经理 

  关键词 煤炭去产能应实现精准定位 

  背景 

  煤炭去产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煤炭去产能的政策制定及实行都应力求精准,理清“去产能”与“去产量”的关系,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而非行政化去产能。 

  供需失衡导致的煤炭价格大幅上涨会直接增加下游行业的成本,挤压下游行业利润的同时,推升产成品价格上升。煤炭价格持续上涨会挤压钢铁、建材和化工行业的利润空间,还会迫使这些行业提高产成品价格。价格再经过层层传导之后,会推动最终产品价格上行,有可能催生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 

  建议 

  有关部门应对煤炭大省厘清去产能与减产量的关系,重点围绕“淘汰落后、有序退出”制定去产能标准,用标准去解决去产能问题,实现精准去产能。而产量问题是一个市场需求问题,应用市场规律去解决,尽量减少政府行政过度干扰经济市场的行为。 

  同时,应配套制定控制煤炭市场混乱、抑制煤价疯涨的措施,防止利益的不当流转,维持市场稳定,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中国能源报社新媒体中心制 | 联系电话:010-65369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