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洛渡地下电站的女工们
2013-07-23 10:05  ·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作者:  · 责编:系统管理员

  中国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机组即将进入密集投产发电期,根据计划,今年年底前将有10至12台机组投产发电。工期紧,任务重,溪洛渡地下电站施工现场,处处是一派忙碌的景象。记者发现,在忙碌的人群中,女工的身影特别多。

  溪洛渡地下电站的卷线女工

  7月22日上午8时,桥机女工童文娟攀上20多米高的铁梯进入工作间,那是一间只有4平米左右的小房间,悬在桥机下方,距离地面有20多米。

  检查、试运行完设备,对讲机内便传来地面工作人员的声音,要求童文娟把两个设备分别放到3号和4号机组旁。接到指令后,童文娟开始拉动操作杆,只见桥机的铁臂伸缩自如,在地面工作人员的配合下,不一会便将设备放到了指定的位置。

  “这是最简单的,最难的是两个桥机配合,将1500多吨的转子准确放入机坑内。”童文娟告诉记者,在吊装转子时,两架桥机要密切配合,转子放进机坑时,与定子的间隙只允许控制在1厘米以内,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桥机女工操作桥机运送设备

  随着溪洛渡地下电站机组相继进入总装阶段,童文娟的工作也进入了最为紧张的时刻。为了让自己不上或少上厕所,她严格控制饮水量,每天饮水不超过300毫升。忙起来的时候,她自带午餐,在桥机上吃个饼,稍事休息后,下午13点继续工作。

  

桥机女工的简单午餐

  在溪洛渡左岸地下电站,像童文娟这样的桥机女工共有8个,他们每天在桥机上连续工作10个小时,由于长时间“高空作业”,桥机女工们被亲切地称为“空姐”。

  除了在“空中”作业的桥机女工,众多在地面忙碌的女工活跃在建设一线,成为电站施工现场的一抹亮色。

  下午16时,在3号机组旁,毛治润和其他几名女工弯着腰,熟练地包扎线棒。“一台机组有1720根线棒,我们每天要缠80根。”毛治润一边工作一边向记者介绍自己的工作,手上的动作极为熟练。数分钟后,毛治润便缠完了一根线棒,两名男性工人走过来,将缠好的线棒抬走,随后又放上另一根未缠的线棒,毛治润吐了一口气,又弯下腰,重复之前的工作。

  “他们要将15米长的半导体低阻布缠在4米长的线棒上,每一圈的间隙不能超过5毫米。”葛洲坝集团机电建设有限公司电气二部卷线班班长熊翊民说,这项看似简单的工作,实则很考验技巧。

  16时30分,卷线班收工了。“今天我们超额完成任务,可以提前下班了。”负责往半导体低阻布上涂抹胶水的韩永翠说,卷线班每天要缠80根线棒,今天缠了足足100根,超额完成了工作任务。

  韩永翠来自三峡,是一名优秀的辅助工,她告诉记者,卷线班有30多名女工,负责绕包、包扎、打磨等工作。这些女工大多来自溪洛渡水电站所在的云南永善县和四川雷波县,别看他们体型瘦小,干起活来一点也不含糊。

  据葛洲坝集团机电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像童文娟、毛治润和韩永翠这样的女工,仅溪洛渡左岸地下电站项目部就有230多人,占到项目部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他们有的来自三峡,通过参建三峡工程后成长起来,加入了溪洛渡地下电站建设大军;有的则来自当地,从普通农民、家庭妇女成长为较为成熟的蓝领工人,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女工们在溪洛渡挥洒青春和汗水,成为施工现场最美的风景。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