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攀机电安装技术新高峰——溪洛渡电站纪实
2014-07-07 13:29  · 来源: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作者:  · 责编:系统管理员

  6月30日,葛洲坝机电公司安装的溪洛渡左岸电站1号机组圆满结束72小时试运行。至此,葛洲坝集团承建的溪洛渡左岸地下电站9台机组全面投产,为党的九十三岁华诞献上了一份厚礼。

  直面挑战 敢为人先

  溪洛渡水电站是国家“西电东送”的骨干工程,位于四川省雷波县和云南省永善县交界的大峡谷内,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拦沙和改善下游航运条件等综合效益。电站分左、右岸地下电站各安装9台单机容量77万千瓦机组,总装机容量1386万千瓦,为目前世界第三、中国第二大水电站。

  葛洲坝集团承担了左岸地下电站9台单机容量77万千瓦机组安装调试、全厂公用系统的安装任务。该工程具有工期紧、技术难度大、质量要求高、施工战线长、立体交叉作业多等困难,所面临的溪洛渡水电站高水头、高流速、高电压等方面前所未有的挑战。

  从2009年12月16日开始机组埋件安装,到2014年6月30日最后一台机组投产发电,回顾近五年的艰苦历程,机电公司干部职工深有感触。那时的溪洛渡人员少、任务重、要求高,同时,部分职工还肩负着三峡地下电站机电设备安装及巴基斯坦N-J水电站机电工程建设责任,技术力量相对不足、操作技能人才偏少。项目部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在总结三峡工程机电设备安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溪洛渡水电站的特点,编制、制定了溪洛渡机电设备安装质量标准、安装工艺,细化、规范质量、安全标准,过程中通过严格控制,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为了实现2012年内完成两台,力争当年三台77万水轮发电机组总装任务的目标,项目部开展了“大干100天、保二争三”的劳动竞赛,激发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葛洲坝人提出了“慎终如始决胜品牌,继往开来再创佳绩”的宏伟目标。在机组设备安装过程中,机电建设职工充分依靠技术进步,大力推广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克服了各种困难,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制定了严密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严格工序控制和实行三检制,保证每道工序受控;成功地实施运用定子分段定位筋及预叠片新工艺、巨型水轮机筒阀安装工艺;运用硅晶片加热方式对转子磁轭进行热套工艺、现场水轮机整体机加工工艺、GIL长距离高落差安装工艺等先进工艺运用到生产施工中,为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优质、快速提供有力保障。

  全面攻坚 创行业纪录

  2013年是机电公司三峡机电安装处转战溪洛渡左岸电站机电安装工程全面攻坚之年,从6月中旬开始,平均每月要投产一台机组,有望确保五台、力争实现六台机组投产发电目标,创造同一单位同一电站投产巨型机组台数和容量的行业新纪录。从6月份开始,溪洛渡左岸电站呈现出两种机型(哈电、福伊特),“安装、调试、运行、检修”四大高峰并存的紧张局面。

  2013年年初,项目部召开职代会,号召全体员工团结一心、坚定必胜的信念,努力实现溪洛渡左岸电站“保五争六”目标,并向全体员工发出了“全力以赴、保五争六、内外兼顾、再创佳绩”的倡议书。项目部秉持“作风务实、态度积极、目标坚定、顾全大局”的工作理念,振奋精神,奋勇拼搏,掀起了溪洛渡机组主体安装施工高潮,保证了溪洛渡左岸电站机电安装按节点目标有序推进。

  为了优质、安全、高效地保证六台77万水轮发电机组发电任务,充分调动全体员工和外协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生产目标实现,三峡机电安装处在现场开展了“比工艺作风、赛施工工艺,比文明施工、赛安全生产,比产值效益、赛成本控制,比班组建设、比施工进度”的五比五赛活动,把质量创优、安全高效和员工素质培训结合起来;把群众性技术创新和降本增效结合起来;把班组建设和文明施工结合起来,激发了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从公司各项目部集中专业技术人员和熟练技术工人支援溪洛渡机电安装、从项目部机关抽调人员充实班组,打破工种、专业界限,将与投产发电密切相关的公用系统设备安装部分项目调整给主机人员施工,有效地保证了各项施工的顺利进行。

  溪洛渡左岸电站9台机组分别于2013年7月27日(6号机组)、2013年7月31日(8号机组)、9月18日(9号机组)、11月25日(5号机组)、11月25日(7号机组)、12月28日(4号机组)、2014年3月30日(3号机组)5月15日(2号机组)、6月30日(1号机组)投产运行。截至目前,葛洲坝集团承担了左岸地下电站9台单机容量77万千瓦机组全面投产,自2013年7月27日实现首台6#机组投产发电以来,8号机组7月31日投产,创造了77万千瓦机组“一周两投”、2013年“一年六投”、“11个月完成9台巨型机组投产的历史新纪录。

  精细管理 争创样板工程

  溪洛渡水电站地下厂房分为三大洞室群,即主厂房、主变压室、尾水调压室,其间布置有3条导流洞、9条引水洞、3条尾水洞、2条出线竖井及多条灌浆洞与排水洞等,组成了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复杂的地下洞室群,而且从870高程到360高程垂直落差有500多米,电缆桥架和GIL安装都是这种高空作业多的环境下进行的。GIL是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的英文缩写,是一种高电压、大电流、长距离电力传输设备,具有传输容量大、损耗小、电容小、占地少、运行质量可靠、适用恶劣环境等特点。

  溪洛渡水电站GIL设备设计有7回线路,其中左岸3回计5563米;右岸4回计7142米,共11705米,安装在左、右岸各2个出线竖井内,垂直高差分别为475米和480米,是目前世界线路最长、垂直高差最大的GIL设备,安装技术难度大、质量要求高、施工条件复杂。三峡机电安装处认真进行施工准备,针对现场运输道路和安装区域的特点制定运输和安装方案,提出了“作风务实、精益求精、目标坚定、安全第一”的安装总要求,并在GIL吊装区内铺设了防滑、易于清洁的木质地板,各种转运设备、焊接设备、工具摆放有序、井井有条,被业主评为样板工作面。

  同时,项目部加大了现场安全文明投入,制作了标识标牌、现场工艺卡、样板公示牌,要求员工进入现场必须统一着装、佩挂上岗证,加大清洁人员管理力度,保证机电安装工作面整洁、卫生,营造了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环境。来到左岸电站安装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葛洲坝集团营造安装文明环境安装精品机组”和“秉承三峡精神、争创西部典范”的大幅标语,位于安装间的项目部现场办公室里一台监控电脑上1号母线洞、安装间、2号机组370高程、电气盘柜、电缆桥架安装以及整个主厂房的安装实景一目了然,调度人员可以根据工作安排和监控情况随时调度、随时安排。从1号机组-9号机组上游的防潮墙上挂着1F-9F的写真标牌和各个重点部位的施工的“施工通道、安全通道、由此进入机组”等明显的标识标牌,指引着施工人员快捷安全地进入施工部位。

  2000年以来,中国进入大水电时代,葛洲坝集团顺应形势与三峡集团密切合作,十四年来,完成了三峡工程18台70万千瓦和2台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溪洛渡工程9台77万千瓦级巨型水轮发电机组优质安装任务,总投产量达到1963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包括了四个主机厂家四种结构、发电机三种冷却方式(空冷、水冷、蒸发)、蜗壳三种埋设方式(直埋、保压、电层)、推力轴承三种结构(刚性支柱、小弹簧束、弹性垫)、两种材料(巴氏合金、塑料)等技术特点,首批国产设备安装调试任务均在葛洲坝机电人手中得以实现,创造了多项施工纪录,实现多项重大技术突破,为机电公司荣获全国“电力建设投产功臣单位”称号立下了汗马功劳。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能源网-中国能源报www.cnenergy.org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