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青岛输油管爆炸:死亡52人 11人失踪
2013-11-25 09:44  · 来源:能源网-中国能源报  · 作者:赵唯  · 责编:系统管理员
  能源网综合 截至24日13时,中石化青岛输油管线爆燃事故救援人员在事故现场又发现4具遗体,死亡人数增至52人,其中4具遗体暂未能核定身份,另有11人失踪。 

  11月22日凌晨3点,位于黄岛区秦皇岛路与斋堂岛路交汇处,中石化输油储运公司潍坊分公司输油管线破裂,事故发现后,约3点15分关闭输油,斋堂岛街约1000平方米路面被原油污染,部分原油沿着雨水管线进入胶州湾,海面过油面积约3000平方米。黄岛区立即组织在海面布设两道围油栏。处置过程中,上午10点30分许,黄岛区海河路和斋堂岛路交汇处发生爆燃,同时在入海口被油污染海面上发生爆燃。

    中石化昨晚发公告称,出现原油泄漏的管道系公司东黄复线。该管线1986年7月建成投产,管径711毫米,管道长248.52公里,年输油能力1000万吨。

  据新华网报道,爆燃事故搜救工作仍在继续,供水、供电、供暖、供气等抢修工作紧张进行。 当地因爆燃被损坏的市政公用设施正逐步恢复。经过抢修,受爆燃影响区域的供电已经全部抢通,但受其他施工影响,仍需要阶段性断电。

  爆炸事故是否存在瞒报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中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24日表示,爆炸事故发生在排水暗渠,而非输油管道,管道建于27年前,当时城市建设和现在不同,不存在瞒报情况。目前,爆炸现场次生爆燃可能性排除,原油入海口的污染已经基本得到控制。 

  中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表示,调查发现,22日凌晨,公司位于青岛经济开发区的原油管道发生破裂,导致原油泄漏,部分原油漏入青岛市政排水暗渠。当天上午10点30分左右,市政排水暗渠发生爆燃,并导致周边行人、抢险人员伤亡。 

  吕大鹏:那个管网没有爆炸,那个钢管原油没有给它压力,它怎么会爆炸?是我们的油气泄漏,泄漏到排水暗渠里面,就流了12分钟,然后它们就关上了,之后组织人员抢修、报警,这些都正常进行,到了10:30左右,市政排水暗渠发生爆燃。 

  不过,有专家表示,发生原油泄漏后,单是关闭阀门了事,说明相关人员在经验上有欠缺,处理方式不当。中石化这类公司有相关应急预案,出现泄漏情况,应当怎样做应该有相关规定。 

  另外,一位石油行业的安全应急事故处理专家告诉腾讯财经记者,“一旦发生原油或任何化工泄漏事件,首先采取的最重要应急措施之一就是防止泄漏物质进入下水道,因为泄漏物质一旦进入下水道,事态就会变得难以控制。” 

  管线拥挤造成事故严重 

  离爆炸事故现场最近的是位于刘公岛路63号的北海花园,在这个有740多户居民的小区内,靠近马路一侧的楼上,玻璃几乎全被震碎,和刘公岛路交汇的斋堂岛街路上,爆炸现场更为惨烈,整个路面已经被“开膛破肚”。 

  在23日晚间的第三次新闻发布会上,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郭继山针对发生事故的地区管线设计是否存在问题进行了回答。

  郭继山说,有人提出这里管线这么密,是不是规划上有问题?实事求是地讲,黄岛油库是上世纪70年代建设的,这个地方唯一一条路原来是走刘公岛路。刘公岛路现在是主城区,两侧的居民非常多。各种油管线、危险管线全部都集中到刘公岛路上来,造成管线比较拥挤,一旦发生事故后就很严重。实际上,这次一根管线爆燃,周边其它管线都受影响了,现场我们发现有些管线已经变形了。

  郭继山说,这次事故是一次极为重大的教训,相关部门下一步将对管线进行彻底改造,拿出一个各种管线互相不影响的方案。

    输油管网为何紧邻居民小区

    根据当地通报,这起事故初步原因分析是管线漏油进入市政管网的轻质原油闪爆导致。输油管线明显存在易燃易爆的危险,却紧挨居民小区。事故发生地区的黄岛居民是否知道自己居住的街道下面埋着输油管线?

  黄岛居民杜先生说,“我大哥在此次事故中遇难。输油管线存在易燃易爆的危险,绝不该紧挨居民小区,我不知情,附近很多我认识的居民也不知情”。根据输油管道工程设计的有关规范,输油线路要避开居民区,显然与这次爆燃事故的实际情况不符。但有媒体报道称,此次爆炸中心区域在上世纪末基本没有什么建筑,不少居民区是东黄复线管道铺设后才建起来的。

  黄岛油库的多位职工介绍,黄岛油库和输油管线建成之初,黄岛开发区是一片荒凉的海滩,仅有5个小渔村。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原有的管道附近逐渐兴建了楼房、工厂和道路等等,形成如今的复杂局面。

  事故发生后,青岛市政府已下文都要彻底整改。

  输油管网建在闹市区内也是显然的违规。这不仅增大了泄漏原油从街面的雨水口进入下水道的可能性,而且原油管线与市政下水管网相距过近,一旦有管线腐蚀等泄漏事故发生,产生在地下的原油泄漏还可能不知不觉。1992年,墨西哥瓜达拉哈拉市就曾经因此发生过原油泄漏事件,并最终引发爆炸,死亡206人,几千人受伤,上万人无家可归。

  另外,一位石油行业的安全应急事故处理专家告诉腾讯财经记者,行业中一向有“后建服从先建”的原则。中石化发生泄漏的东营-黄淮管线已经投入使用二十几年,周边的居民楼大多是这几年新建,建房规划何以被批准,管道又为何未被迁移?都是惨剧后重重的谜团。

    漏油原因仍在调查中

  公告还显示,关于此次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有关事宜,中国政府已派出事故调查组进行全面调查,公司将积极配合相关调查工作。

  据了解,目前国务院事故调查组已到位,开始调查中石化原油输送管道泄漏爆燃事故,事故原因由调查组调查后发布。

  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11月23日在事故现场向青岛人民道歉。他表示,看到事故给青岛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万分痛心。向逝者深深哀悼,向伤者、家属们深切慰问,并向青岛人民和全国人民深深致歉。将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价做好抢险救灾和善后工作,配合国务院事故调查组查出事故原因。

  中国石化官方微博“石化实说”在微博上表示,为防止剩余可燃气体再次爆燃,引发次生灾害,公司抢险队伍对事故点附近42个污水井、电缆井和雨水井等井内气体,每隔2小时,逐个进行高频度、高密度检测,为现场救灾作业提供支持。

  此外,目前,专业监测人员在燃爆现场周边区域市政排水暗渠设置120个井口监测点。经昼夜监测,大部井口未测出可燃气体,个别井口可燃气体浓度在爆炸下限20%以下。检测频度2小时一次,检出可燃气体井口每小时一次。检测结果表明现场排除次生燃爆可能,将继续监测跟踪。

  截至24日17时,中石化驻鲁企业共组织24台应急消防车辆、142名消防员、5支工程抢险队伍近600人参与现场抢险,3艘海上清污船近100人参与海上清理。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