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山峰掩映的竹林下,是我的家乡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花果山村。
小时候,满山翠绿的竹子陪伴我一起成长。春天到竹林里捡拾笋壳叶换零花钱,夏天跟着大人做竹器,冬天上山将枯萎的竹子打成柴火。竹子做成的物件出现在家里的各个角落,竹扫把、竹椅子、竹扁担、竹筛子等,用得顺手、使得放心。勤劳手巧的农家人闲时还制作一些竹凉席、竹板凳之类的产品卖到附近市集补贴家用。
后来,南下务工的年轻人带回了南方凉席卖得起价的消息。村里人开始制作凉席、更新款式、打开销路。看着一捆捆竹子在父辈们的一道道工序下变成凉席、换来真金白银,我和妹妹也加入了凉席制作的队伍。为了赶在夏天到来前多出货,我家常常忙到凌晨。
那时,为了上城里把竹制品卖个好价钱,得转好几次车。不过老妈现在还常念叨,如果没有当时家里做凉席攒下的那些积蓄,我和妹妹上大学的开支就犯愁了。
上世纪90年代,村里人不再满足于手工制作的效率了。有的农户贷款引进机械加工生产线,作坊式的加工场所随之兴起。不久,很多乡邻盖起了两层小楼,添置了现代化生活电器,村里日子变得富裕起来。父亲坚持手工劳作,做起了竹工艺品和竹家具,也受到城里人的欢迎。
这些年,信息网络联通千家万户,小村与城里的距离更近了,村里人的观念也更新了,认识到粗放经营污染环境不可持续,而且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如今,在县里号召下,竹产业重新整合后打造“楠竹之乡”名片;竹加工废弃物集中处理以减少污染;开发的竹棉制品亮相高端百货商柜;用竹笋壳古法制成的宣纸深受书法爱好者推崇;竹海景区搭建的竹编民宿一房难求……“竹产业+竹旅游+竹文化”不仅带来了山乡巨变,更多的是让竹乡人留住了乡愁,孕育了竹乡人坚韧的品质。
通村通组公路修到了竹山脚下,从发展竹加工、竹产业、竹文化到发展生态旅游,竹乡人的闯劲更足了。县里开发了集主题度假、竹林探险、休闲养生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乐园,乡里推动竹林趣味骑行路线、画家写生基地等互动性旅游项目落地。有的村民在家里办起了竹艺传习所,还申请了非遗项目,直播带货生意红火。
“竹叶花开节节高,幸福生活日日红”,诚如村民家的这副对联,乡邻走向小康生活的路上格外欢庆。
(作者为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办公室干部)

- 酷暑救灾送棉被“囧”了谁?2014 / 07 / 20
- 用生态之美引领发展之变(现场评论·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⑨)2020 / 07 / 24
- 仿竹节纳米材料提升太阳能制氢效率2018 / 12 / 12
- 仿竹节纳米材料使太阳能制氢效率提高一个数量级2018 / 12 / 04
- 煤企:遇难需果敢,脱困要趁先2015 / 08 / 11









- 2020年煤企社会责任报告发布...
- 第四届“数谷吕梁·智赢未来...
- 中国公募REITs试点:充电桩行...
- 凯盛集团精彩亮相第十四届SNE...
- SNEC在沪开幕 “后疫情时期”...
- 智慧光储,质享平价︱上能电...
- 哪些综合智慧能源项目能“C位...
- 中天科技集团董事长薛济萍荣...
- 中国石油“点靓云端•天然气...
- SNEC2020国际太阳能光伏展将...
- 2020国际储能和氢能及燃料电...
- 中设集团与宁德时代科士达签...
- 全球青年绿色创新峰会暨YGT全...
- 能链获中金资本、小米集团等9...
- 乌金下隐藏了哪些智能秘密?
-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
- 在黎明,看见未来|华为智能矿...
- 当矿山遇上数字化,会有什么...
- 【乘潮涌之势 偕强者前行】第...
- 中新社国是论坛召开:为后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