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滴翠,溪水潺潺,盛夏的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枫林谷景区内,平均气温只有23摄氏度,每立方厘米空气含负氧离子超过5万个。
8年前,这里还叫和平林场,是桓仁县重要的林木采伐基地。如今,这里变成了一个游人如织的4A级旅游景区。
林场变成了景区
“之前每天的工作就是砍树,每年最少也要砍8000棵,天然林砍光了就砍次生林,后来又去砍人工林,工资却只能勉强维持生计。”老工人辛志明回忆。
除了和平林场,其他林场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儿去。桓仁县库区林场场长战俊东说:“咱桓仁共有8家国有林场,最困难的时候职工月收入仅几百元,80%左右的职工家庭是困难户,一些适婚年龄职工找不到对象。”
2002年桓仁正式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时任县林业局局长汪立功没少琢磨出路。
2011年“十一”假期,汪立功没有休息,而是带着各大林场的负责人来和平林场考察,漫山遍野红彤彤的枫叶让汪立功为之一振。“别的都不干,就它了!”年底,由和平林场控股、其他7家林场入股的枫林谷森林公园旅游有限公司正式建立。
2013年9月6日,景区如期建成开业。此后,主打“森林氧吧”“枫叶之最”的枫林谷景区成为国家4A级景区,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游览,景区收入一连翻了好几番。截至2019年,景区累计收入5300多万元,同时少采伐了1万亩森林。
家家都有致富门路
走进桓仁满族自治县向阳乡和平村,一座座农家小院白墙红瓦,整洁漂亮。而几年前,这里还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
如今,村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19年全村1801名居民中,与旅游相关的从业人数就有1243人。村里开起63座农家院,软枣、榛子和木耳等山货不再愁销路。全村人均收入从2013年的5000元提高到2.3万元,贫困人口全部摘帽。
“这都是因为搭上了枫林谷景区的顺风车。”和平村党支部书记刘佰红说,“现在家家都有自己的致富门路,户户都有自己的增收项目,这儿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专业村。”
57岁的王俊香给记者算了她家的收入变化账:“枫林谷景区开业前,打工活儿少,山货卖不上价,我丈夫姜忠德一年也就挣1万多元,加上我的收入,全家年收入也就两万元。2019年,老姜打零工能挣两万元,我在村里上班能挣3万多元,农家院纯利润也有两万元,两亩苞米改种榛子,我们老两口现在一年收入将近8万元。”
山上都是宝贵财富
“争取把上半年的损失补回来!”在桓仁龙参健康药业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人参系列食品、保健品及人参面膜、洗发水等产品正源源不断生产装箱,70多名工人干得热火朝天。
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兴仁介绍,桓仁30多年前就种园参,砍掉林子做参床、建大棚,中间又不断施肥撒药,既容易水土流失,还会导致土壤板结,对环境破坏大。“现在改种的林下参,生长在野山丛林中,生态越好,生长越棒。”
桓仁的自然条件本就适于人参生长,实施禁伐天然林政策,更为林下参种植带来契机,人参种植加工逐渐带动了桓仁健康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从种植林下参,到采收山野菜,从发展红松经济林,再到养殖林蛙,桓仁将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和发展林业特色产业融为一体,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山参年产值21亿元,种植红松年收入过万元的农户达3000多户,山核桃油等5个产品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一个个数字,记录着这片森林带来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绿水青山成了桓仁群众的绿色银行。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8月21日 第 02 版)

- 天山脚下,为幸福掌灯2020 / 08 / 08
- 江西进贤供电:服务西湖李家景区安全迎客2020 / 05 / 05
- 从“煤炭经济”到“天然氧吧” 旅游产业转型新旗帜2018 / 08 / 14
- 千百个景区卖同样旅游商品 网友称还不如去义乌2014 / 10 / 07
- 玩遍全国5A景区门票得花近2万2014 / 10 / 04









- 土耳其总统到场祝贺|中国电...
- 为火电企业能效水平对标工作...
- 2020年煤企社会责任报告发布...
- 第四届“数谷吕梁·智赢未来...
- 中国公募REITs试点:充电桩行...
- 凯盛集团精彩亮相第十四届SNE...
- SNEC在沪开幕 “后疫情时期”...
- 智慧光储,质享平价︱上能电...
- 哪些综合智慧能源项目能“C位...
- 中天科技集团董事长薛济萍荣...
- 中国石油“点靓云端•天然气...
- SNEC2020国际太阳能光伏展将...
- 2020国际储能和氢能及燃料电...
- 中设集团与宁德时代科士达签...
- 全球青年绿色创新峰会暨YGT全...
- 能链获中金资本、小米集团等9...
- 乌金下隐藏了哪些智能秘密?
-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
- 在黎明,看见未来|华为智能矿...
- 当矿山遇上数字化,会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