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2020-08-22 14:57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作者:王金海 刘洪超  · 责编:李云鹏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黄家街道腰长河村共有49户183人,通过开发民俗文化、发展乡村旅游走上了致富路。

  张宝文当了10多年的村支书,现在是村里的义务导游,“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我要让更多人了解我们村的民俗文化”。

  位于辽河七星国家湿地公园中心区域的腰长河村,被湿地所环绕,万余亩芦苇荡和荷花相映成趣,阵阵花香扑面而来,颇具特色的锡伯族风格建筑群引人注目。

  以前,腰长河村可看不到这番光景。

  “湿地公园高峰时每天有超过1万人次游客,可眼看着旅游大巴和私家车一辆接一辆从村口驶过,却没有一辆拐进村里来。”村民孙国强告诉记者。

  “游客不来,得从自身找原因。”4年前,从黄家街道下派到村里的第一书记关鑫,入村第一天就把全村走了个遍,“村容村貌太差,垃圾随意丢弃和堆放,与湿地公园格格不入。”

  2016年年初,腰长河村采用入股联营的方式,和企业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开发旅游项目,通过村庄整治和宅基地整理,将全村旧房改建成两层小楼。沈北新区为此专门申请了沈阳市第一个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开展旅游项目的试点。

  豆腐丸子、糙米面条、飘香米粥、手打米糕等锡伯族特色食品香味四溢,紧邻着村里的民宿,7位村民联合经营的特色美食街,吆喝声此起彼伏。

  “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照顾老人,这日子有盼头。”村民费志新经营着一个美食摊,每天都有三四百元的收入。

  在特色小镇二期项目建设指挥部,村企合作项目合伙人、辽宁地梵旅游公司董事长苏振宇正与区文旅局进行沟通,“我打算着邀请更多的锡伯族非遗传承人来这里辅导村民,尤其是给年轻人培训非遗技艺,只要通过考核就有属于自己的免费摊位。”

  每天吃过晚饭,张宝文总要带着孙女到村东头的建设工地附近走走看看,“咱们村现在年人均收入有1.5万元,特色小镇二期国庆节就能运营,收入指定还会往上涨。”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8月22日   第 02 版)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走向我的小康生活.jpg
34e1ed201302e35c880cd976cf7a656.pn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