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寿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
彭寿,中共十七大代表,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凯盛科技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我国著名的玻璃新材料技术专家,国际玻璃协会第23届主席,3次受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和鼓励。
35年以来一直在新玻璃、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领域从事科研、设计和产业化工作。作为第一完成人,6年3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获得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奖1项、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和全国杰出工程师奖等荣誉。主持承担国家十三五重点专项、973、863、国家科技支撑和省部级科技计划等15项课题研究,主持制定国家标准5项,获授权发明专利37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80余篇,带领凯盛科技集团新能源团队组建了中国建筑学会太阳能建筑材料与构件一体化专业委员会、薄膜太阳能电池标准工作委员会、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光伏玻璃专业委员会。
彭寿作为我国浮法玻璃工程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和光电玻璃工程的开拓者之一,带领团队开发出1.5毫米超薄高透光伏玻璃,为全线打通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带领企业快速稳步实现转型,使得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从5000多万元增长到160亿元,将各产业基地布点在全国多个省份的十几个地市。
在技术创新上,以彭寿为核心的新能源团队在铜铟镓硒和碲化镉这两项核心薄膜发电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安徽蚌埠投资100亿元建设的国内最大规模的年产1.5GW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模组工厂,项目一期300MW生产线在今年已顺利投产,2017年10月12日,中国第一片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模组成功下线,量产出彩色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全尺寸冠军组件,有效面积光电转换效率达16.4%,创造了工业化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世界纪录;在四川成都建设的年产100MW碲化镉薄膜太阳能发电玻璃生产线,今年成功也开发出世界第一块1200mm×1600mm大面积碲化镉薄膜发电玻璃,现已实现实验室转换效率17.8%,小组件转化效率14.5%,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居国内领先水平。这两项技术的重大突破标志着凯盛科技集团公司在引领国际新能源产业上迈出了重要步伐,为全线打通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产品应用上,薄膜新能源产品弱光性能优异,符合建筑和工业美学的要求,可广泛应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智慧农业、智慧交通、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多个领域,引领新能源产业朝向绿色、智能、高端、多样化发展。在过去的几年里,彭寿带领团队成功建成我国首栋新能源房屋,实现双轴跟踪光伏发电站成功应用;开拓了美国、法国、日本等光伏电站新能源工程市场,建成36MW国家首批金太阳示范工程项目,2017年签订了欧洲最大葡萄牙300MW电站项目并完成英吉沙特色小城镇建设,打造了国内首批智能微网应用,在全球完成达G瓦级的光伏电站项目的建设。
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上,彭寿作为劳动模范和科技工作者代表,开创了中国人在国际玻璃协会担任一把手的先河,成为亚太地区屈指可数的国际性权威组织领导人之一,彰显了中国玻璃界在全球范围的地位、影响力和融合力,提升了中国在全球玻璃行业制定国际规则和指引发展方向的话语权。彭寿在第24届国际玻璃大会上被授予“国际玻璃协会主席终身成就奖”,成为在国际上成功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技术、打造中国品牌的典范。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75(9491)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3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