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智库交流”平行主题会议上,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石油经研院”)院长李建青介绍了我国能源产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发展状况和中石油在促进“五通”中所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最先走出去的产业就是能源产业。李建青介绍,能源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先行产业,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经在区域内形成了3大油气合作田、4大油气战略通道、年超过2亿吨的产能、年5000万吨炼油的全产业链合作格局,及油气相关产业已经成“一带一路”走出去规模最大的产业,具备了先行基础,同时也促进了相关国家的油气供应经济社会发展,累计为当地带来超过1500亿美元的税收收入,累计工业投资超过260亿美元,员工本地化率超过90%,通过油气合作造福当地民众,树立了中国石油企业的良好品牌形象。
李建青称,中国石油是最早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开展投资合作的中国企业之一,目前与沿线19个国家进行了50个项目的合作,在“五通”方面作出了突出的成绩。作为一家跨地区、跨行业、跨国际经营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石油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深化油气合作,促进互联互通,取得了一些新进展,努力推动“五通”建设。
一是依托油气合作,促进政府之间的沟通。多年来,通过油气合作实现了政治互信,促进了与主要油气资源国的双边、多边合作政策与机制的建立。
二是依托油气通道建设,推动设施联通。中亚中俄中缅以及海上的四大油气通道建成,初步形成了联通中外、贯穿汇聚中国的油气供应和市场网络,在有力保障了区位资源国、过境国、消费国的能源安全同时,也带动了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其经济发展。
三是依托油气投资,引领贸易畅通。区内油气贸易快速增长,2016年我国65%的原油进口、71%的天然气进口等均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带动了技术服务、工程建设、装备制造技术产业合作。
四是依托油气项目,带动资金融通,提高了人民币的国际化水平。
五是依托社会责任履行,促进民心相通,以文化的尊重与包容赢得了民心,以油气合作造福了当地民众。
李建青称,在聆听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发表的主旨演讲后,可以深切感受到“一带一路”已经超越区域,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他表示,下一步,作为中国石油集团直属的主要从事发展战略研究的软科学决策知识机构,中石油经研院将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在加强能源的清洁化、低碳化、高效化的战略发展中,有效促进绿色发展,积极发挥智库作用。

- 中国石油发布《2019年环境保护公报》: 连续九年获得“中国低碳榜样”2020 / 06 / 05
- 中国石油发布2019年度社会责任报告2020 / 05 / 19
- 坚守岗位 中石油吐哈温吉桑储气库群项目正加紧建设2020 / 05 / 19
- 中国石油非油业务4月销量同比增34%2020 / 05 / 11
- 用油预约 送油到田2020 / 03 / 30









- 中瑞共同探索可持续城市
- “数聚引领赋智电力”第四届...
- 天业集团召开2020年“安全生...
- 助力打造“风电产业之都” 绘...
- 电力辅助服务与城市智慧能源...
- 提议加入疫情防控“重点保障...
- 特变电工新能源2020年首场国...
- 2020年第一届智能循环包装论...
- 520相约特变电工新能源2020年...
- 电力工程造价与定额管理总站...
- 华为旗舰新品,生而不凡、敬...
- 国家发改委:一季度全国全社...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