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能源装备自主创新报告会上,专家学者就我国能源装备产业自主创新发展及能源装备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建言献策。专家表示,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还将持续增长,保障能源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
1983年国务院出台了“110号文件”,将技术装备的发展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我国能源装备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实现了“追赶”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一些领域的核心技术仍有差距,重要零部件依赖进口,...
29日,中国能源装备自主创新报告会暨中国能源装备企业全球化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旨在通过为我国能源装备产业搭建一个政企交流,推进我国能源装备自主创新,加快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能源装备有序、可持续发展。会上,中国能源装备年鉴》正...
能源装备制造业是技术密集、关联度高的战略产业,是现代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装备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日前,中国能源装备自主创新报告会暨中国能源装备企业全球化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该论坛旨在为我国能源装...
填补能源装备业空白的创新之举国际能源市场风云际会,我国目前还没有一本权威的能源装备行业工具书。中国能源装备年鉴》的出版,将是填补能源装备业空白的创新之举”。作为主办方之一的中国能源报社社长李庆文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能源装备年鉴》将...
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在会上作主旨发言。中国能源报社社长李庆文在会上致辞。本次活动由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和中国能源报社主办。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黄鹂说,能源装备领域民企不要自卑,国企不要自大。国家能源局自自成立之时,就把依托重点工程组织重大装备国产化作为国家能源局的重点和亮点,这是曾是张国宝同志亲自操刀组织的工作,现在能源局一直在继...
张国宝说,我国包括煤炭在内的能源装备水平今非昔比,已有相当数量的能源装备产品出口到国外,并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能源装备产品展开同台竞争。同日发布的我国首部《中国能源装备年鉴》指出, 1974年,我国煤炭行业从国外引进了43套综采设备,由此...
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以及正在建设的三线是我国能源输送系统的大动脉,总长接近2万公里,对完善我国油气战略通道有重大意义。廖永远指出,面对工程建设之初, X70、X80钢材和钢管以及大功率压缩机组等装备全部依赖进口等挑战,中国石油联合国内企...
谈起我国能源装备三十年的发展,从火电设备、核电设备、水电设备到风电设备,从船舶工业到石油石化装备,张国宝如数家珍。他表示,回忆起中国能源装备三十多年的经历,真是历历在目,也非常自豪。世界上任何一个大的水电工程都能看到中国的设备,张国宝...
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国家能源委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围绕中国能源装备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做了详细的报告。张国宝在报告中强调,企业要有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加大技术创新力量的投入,加快从生产型企业向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变,通过优质的服务...
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体系完整、门类齐全,工艺技术突飞猛进,国产化程度不断提高,一些装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 2020第三届中国国际光伏产业...
- 守正启势,中国太阳能热发电...
- 土耳其总统到场祝贺|中国电...
- 为火电企业能效水平对标工作...
- 2020年煤企社会责任报告发布...
- 第四届“数谷吕梁·智赢未来...
- 中国公募REITs试点:充电桩行...
- 凯盛集团精彩亮相第十四届SNE...
- SNEC在沪开幕 “后疫情时期”...
- 智慧光储,质享平价︱上能电...
- 哪些综合智慧能源项目能“C位...
- 中天科技集团董事长薛济萍荣...
- 中国石油“点靓云端•天然气...
- SNEC2020国际太阳能光伏展将...
- 2020国际储能和氢能及燃料电...
- 中设集团与宁德时代科士达签...
- 全球青年绿色创新峰会暨YGT全...
- 能链获中金资本、小米集团等9...
- 乌金下隐藏了哪些智能秘密?
-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