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气东输工程推动能源装备国产化案例受好评
2013-09-10 12:25  · 来源:中国管道商务网  · 作者:  · 责编:系统管理员

  中国能源装备国产化加快提速,正为中国能源安全增加更多砝码。8月29日,以“肩负使命、产业报国”为主题的中国能源装备自主创新报告会在京召开。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成员廖永远出席会议,并分享了西气东输工程推进能源装备国产化案例。与会者高度评价了该案例。

  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以及正在建设的三线是我国能源输送系统的大动脉,总长接近2万公里,对完善我国油气战略通道有重大意义。廖永远指出,面对工程建设之初,X70、X80钢材和钢管以及大功率压缩机组等装备全部依赖进口等挑战,中国石油联合国内企业,依托西气东输工程,打响了一场油气管道关键装备国产化攻坚战,实现了油气管道材料和重大装备的国产化。工程不但创造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还直接带动国内钢材、设备等相关产业发展,带动相关投资8000多亿元,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经济增长和提高国家综合实力意义显著。

  廖永远指出,国家部委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是实现国产化的关键;以重大工程应用为导向是实现国产化的基础;建立政府指导、产学研用联合攻关机制是实现国产化的保障。正是得益于这些成功经验,中国石油国产化工作才得以顺利实施。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中国石油将认真履行经济、政治、社会三大责任,充分发挥国内行业优势,创新联合攻关机制,为国产化装备提供技术标准、试验场地、优先采购等全方位支持,全面推动我国能源装备国产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如何清醒认识国产化面临的挑战并寻找解决方案,是会议核心话题。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国家能源委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国务院参事、国家能源委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徐锭明一致认为,中国能源装备企业要时刻吸收新理念、跟踪新趋势,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快从生产型企业向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变。张国宝还呼吁政府加大国产化工作协调力度,市场要建立对国产化装备的客观认识和信心,多方一起创造能源装备国产化新业绩。

  会上,能源装备领域的专家学者还以民营能源制造企业烟台杰瑞集团为例,探讨能源装备企业如何更好地走出去。大家提出,企业要重视理念创新,加大创新国际化、品牌国际化、营销国际化和标准国际化力度。国有和民营装备企业要创新竞合关系,谋求更大发展空间。

  此次会议由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国能源报社共同主办。会上还举办了《中国能源装备年鉴2012》首发仪式。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34e1ed201302e35c880cd976cf7a656.pn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