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 地方政府救市
2014-01-02 14:18  · 来源:能源网-中国能源报  · 作者:  · 责编:系统管理员

  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煤炭价格持续下跌,煤炭滞销,库存增加,煤企亏损严重。煤炭企业在努力挖潜增效降成本的同时,呼吁地方政府“救市”的声音也一直没有停。

  2013年5月,河南省率先出台“煤电互保”政策,要求发电企业优先使用本省煤炭,还推出奖励电量政策:在河南省内电煤采购基数上,每增加1万吨省内煤采购量,对采购企业奖励1000万千瓦时电量。随后,湖南、山西、陕西、内蒙、山东、安徽等地均出台了相关政策,包括减免税费、鼓励发电企业使用本地煤炭、设立煤炭市场价格波动调节基金,甚至限制外来煤炭入境等。

  点评 在当前煤炭市场低迷的境况下,各产煤大省纷纷出台“救市”措施,尽管有地方保护的瑕疵,但也不失为有效的权宜之计。毕竟,煤炭是当地的支柱型产业,煤炭兴则税收兴。

  然而,市场才是决定性的指挥棒,过多行政干预只会阻碍我国煤炭产业的市场化进程。地方政府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经济结构长期合理发展。

  自2001年起,我国煤炭行业迎来了黄金十年。这一时期,煤炭采选投资的持续增加,如同脱缰的野马一样无法停止,直到最近才被“需求不足”拉住脚步。2013年7月,央行通过融资控制集中狙击多个产能过剩行业,其中煤炭业首当其冲。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每年平均增加煤炭产能4亿吨,导致市场过剩压力不断加大;另外,煤炭业的长期暴利,滋生了许多私人小煤窑,导致矿难频发。如今煤炭行业供大于求,正是利用市场机制来调整扭曲的煤炭市场的好时机,它可能会使煤炭企业承受很大压力,有的甚至不得不关停,但却可以让煤炭行业在市场机制的倒逼之下走上良性轨道。

  我国煤炭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全国市场,单方面依靠地方政府“救市”,只能维持区域煤炭产业短暂的生命力,对救活全国煤炭市场起不到关键性作用。

  (于孟林)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