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8 煤制气正式入网
2014-01-02 14:21  · 来源:能源网-中国能源报  · 作者:  · 责编:系统管理员

  12月18日,内蒙古大唐克旗煤制气项目正式通气供应北京,这是国内首个大型煤制天然气项目进入商业运营阶段。

  之前,新疆庆华55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一期竣工投产,产出的第一立方米煤制天然气进入中石油西气东输管道。

  点评 雾霾推手,燃煤难逃干系,清洁的天然气愈加受人青睐。作为现代煤化工五大技术路径之一的煤制天然气,由于单位产品投资低、技术流程短等,最受“热捧”。

  今年以来,煤价持续下跌,国内天然气涨价,为煤制天然气的发展带来利好。不过,也有观点认为,除巨额资金和技术投入外,煤制天然气项目还需充足的煤炭和水资源供应,更需完备的天然气管网铺至下游市场。如果仅凭一时的投资热情和对利益的追逐,可能会造成产业的无序发展。

  煤制天然气项目有一个不同于其它煤化工项目的显著特点:需要天然气管线的贯通输送进入目标市场。因此,项目在建设之初就必须考虑管网建设。

  有专家把管线比喻成成煤制气的“卡脖子”工程,呼吁煤制气并网问题亟待解决。以克旗煤制气项目为例,一期工煤制气项目2012年已建好,但却憋在管线“最后一公里”。由于管道不通,无法外送,导致煤制天然气装置有劲使不上。

  煤制天然气面临的有两种选择,一是借道中石油、中石化建设的输气管线,二是自己建设输气管线。但企业依靠自身力量建设输气管线面临的困难无法想象。

  被管线“卡脖子”的不止大唐煤制气一家。业内观点认为,天然气管线应由政府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建设,管线建设可比照电网模式,煤制天然气企业与管网的关系应该类似发电企业和电网的关系,方式比较简单,便于操作,煤制天然气企业既可节省投资成本,也省去了后顾之忧。

  诚然,管网垄断与分割问题必须由国家层面来解决,只有解决好煤制气的并网问题,煤制天然气产业才能得到快速健康发展。

  (闫志强)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