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十二五”时期,为了促进天然气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持续扩大利用规模,我国着力推动天然气行业市场化改革,并率先在两广地区试点天然气价格改革。
在全国政协委员、新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王玉锁看来,试点工作取得了宝贵经验,也为在全国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全面价改将面临挑战。
“一是天然气价格的调整幅度过大,将抑制终端需求。”王玉锁介绍说,按照既定的改革计划,天然气价格将快速上涨,调价幅度过大将导致终端消费成本骤升,提高了客户用气门槛,一些成本敏感的用户将放弃或放缓“天然气替代”,而一些已经改用天然气的用户,也正考虑改回成本低、排放高的传统燃料,这将制约节能减排,不利于生态环境建设。
王玉锁的第二个担忧是,天然气行业的各个环节改革不同步,价格信号无法有效传导。“目前与天然气价格改革相配套的其它环节改革明显滞后,上游气源市场依然垄断,管道输送成本不透明,中游中间环节不断增多。”王玉锁表示,“此时推高气源成本,价格改革带来的成本上升只能由城市燃气公司和终端用户承担,无法通过价格信号向整个产业链传导,不利于天然气产业的健康发展。”
“天然气价格上涨过快,就难以替代未含环境成本的煤炭能源。”王玉锁道出了第三个忧虑。据他介绍,煤炭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天然气的扩大利用主要是对煤炭的替代。“但是目前煤炭价格中缺少环境成本,煤价相对偏低,这将使价格过快增长的天然气市场竞争力将越来越弱,不利于能源结构的调整。”王玉锁告诉本报记者。
据此王玉锁对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天然气价格改革要循序渐进、区别对待。一是要给下游企业和终端用户留出成本消化和传导的空间。二是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采取差异化价格。天然气价格改革不能一刀切,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向尚未使用天然气的欠发达地区,以及分布式能源等高效清洁利用天然气的行业适度倾斜。
其次,同步推动天然气价格改革和天然气行业改革。一是放开上游天然气进口限制,允许各类资本参与国际市场气源采购,分摊气价改革给用户带来的成本上升。二是加强中游监管,将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管网、LNG接收站等基础设施独立运营,由能源部门加强监管,以有效提高设施的利用率,减少中间环节,降低单位天然气输送成本。
最后,完善相关能源定价机制,提升天然气价格竞争力。一是要推动煤炭等替代能源价格改革,将环境成本内部化,纳入价格形成机制,真实反映天然气与煤炭的合理比价,推动天然气替代煤炭。二是理顺气电价格和油气价格的比价关系,以鼓励天然气在系统效率高的分布式能源、价格承受力强的天然气交通等领域的应用,推动天然气消费规模的快速增长,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

- 氢成为石油和天然气行业脱碳的核心2020 / 05 / 18
- 天然气在中国:发展前景展望2018 / 04 / 23
- 专家提倡加速改革天然气计价方式2014 / 12 / 10
- 放开迎良机 酝酿市场利好2013 / 10 / 23
- 俄气:能源巨人的内忧外患2013 / 07 / 02









- 中瑞共同探索可持续城市
- “数聚引领赋智电力”第四届...
- 天业集团召开2020年“安全生...
- 助力打造“风电产业之都” 绘...
- 电力辅助服务与城市智慧能源...
- 提议加入疫情防控“重点保障...
- 特变电工新能源2020年首场国...
- 2020年第一届智能循环包装论...
- 520相约特变电工新能源2020年...
- 电力工程造价与定额管理总站...
- 华为旗舰新品,生而不凡、敬...
- 国家发改委:一季度全国全社...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