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已有千余年历史的燃放烟花爆竹习俗遇冷。连日来,广州、海口、郑州等多个城市相继取消焰火晚会,民间发起的“春节少放炮”行动也应者如云。这个变化,相当程度上源于罕见雾霾天气对中国多地区的侵袭。
“今年比往年销量起码少了50%以上。”在郑州经营烟花爆竹生意的店主梁俊伟说。冷清的生意,让梁俊伟有点遗憾,不过他表示理解———“可能跟雾霾天气频现、人们环保意识增强有关。”
在中国,逢年过节燃放烟花爆竹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宋代著名文学家王安石曾作诗描绘过年时放鞭炮的情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把除旧迎新的春节和爆竹紧紧联系在一起。
也许不难理解,烟花爆竹因营造出的喜庆热闹氛围,得到了中国人的广泛认同,甚至承载着许多人的节日情感和记忆。除了民间以家庭为单位燃放,春节期间尤其是元宵节前后,中国的不少城市也有官方举办的盛大焰火晚会。例如广州和郑州,已分别举办了18年和12年。
不过,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根深蒂固的传统习俗需要作出改变。2013年伊始,一场持续数日的雾霾笼罩中国中东部地区,雾霾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公里,33个城市空气严重污染,首都北京PM 2 .5浓度甚至一度超过900。雾霾天气导致道路管制、企业停工、机场关闭、港口停运,也给民众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
“嗓子发痒,眼睛疼,耳膜疼,头疼……”一些遭雾霾侵袭的人们出现“雾霾症状”,在多地医院,患上呼吸道疾病的病人明显增加。口罩成为许多人出门的必备“神器”,北京部分中小学的体育课甚至改在室内进行。
环境污染问题再一次在中国引起广泛关注。除了官方部门采取应对措施,中国民间也在主动寻求改变,其中较为引人注目的就是“春节少放烟花爆竹”行动。郑州市民宋洁一度认为“年味儿”中鞭炮必不可少,但今年她家里完全没有采购和燃放。“少点污染吧,保护环境对大家都好。”宋洁说。
环保专家介绍,燃放烟花爆竹会释放大量烟尘以及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等毒害气体。在习俗、“年味儿”与空气质量的对抗中,后者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票。各地取消焰火晚会后,网络上传出一片叫好声,网友评价“既节约又环保”。
“咱还有很多民俗文化,庙会、灯展、高跷、秧歌……不一定非要放炮才热闹啊。”郑州市民赵刚说。

- 京冀电网积极“迎战”雾霾2014 / 10 / 22
- 雾霾“攻陷”多城大气防线 秋日知霾防霾盘点2014 / 09 / 18
- 燃煤锅炉综合技术需上台阶2014 / 04 / 23
- 朝阳公司:强化雾霾天气特巡 保春运“电力走廊”畅通2014 / 01 / 23
- 中国雾霾天气为清洁企业提供商机2013 / 12 / 31









- 中瑞共同探索可持续城市
- “数聚引领赋智电力”第四届...
- 天业集团召开2020年“安全生...
- 助力打造“风电产业之都” 绘...
- 电力辅助服务与城市智慧能源...
- 提议加入疫情防控“重点保障...
- 特变电工新能源2020年首场国...
- 2020年第一届智能循环包装论...
- 520相约特变电工新能源2020年...
- 电力工程造价与定额管理总站...
- 华为旗舰新品,生而不凡、敬...
- 国家发改委:一季度全国全社...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