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比雾霾更让人窒息的是应对乏力
2013-02-26 14:49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  · 责编:系统管理员

  我是在头晕脑涨中开始写这篇评论的。浓重的烟雾,刺鼻的气息,熏得我喘不过气来,胸口像压着重物。恶心,胸闷,焦躁不安,又不敢开窗,开窗怕被爆表的颗粒物毒死,不开窗又怕被二氧化碳闷死。我年轻并且常锻炼,尚且如此,可见这次污染已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BBC报道称,12日北京的污染指数已飞越世界卫生组织设定的危险等级。“厚德载雾,自强不吸”――网友的恶搞和自嘲,既是无奈,更是窒息之下的不满。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出于对北京空气污染的忧虑,有外国运动员曾声称要“戴着口罩来北京”――这种姿态曾让国人觉得很夸张,甚至不满地将此解读为对东道主的不尊重。这几天走在北京街头,看着许多人为防雾霾而戴着厚厚的口罩,就会充分理解外国人当初的忧虑。据报道,北京部分药店的防尘口罩已面临断货。

  让人窒息的脏空气毒空气,逼着中国人思考粗放式的发展和自私的现代文明带来的恶果。这一次的重污染天气是如何形成的?尚无权威的报告和分析,但显然,肯定是长期以来粗放式的发展所累积的恶果。GDP数字有多虚高,今天的PM2.5数字就有多高。中国人不仅正面临着“一边开宝马一边喝污水”的悲惨式发展,也面临着“一边住别墅一边被熏死”的危机。

  面对雾霾,民众的应对尚属理性,并没有习惯性地带着受害者的情绪和站在道德高地上将问题都推给别人,推给政府,而是反思自身的高碳生活对环境的破坏作为。此次雾霾中的颗粒物主要来自煤炭消费和机动车尾气,PM2.5爆表,我们不只是受害者,也是施害者,我们为了取暖而消费的煤炭,为了出行方便而使用的汽车,伤害着我们自己的肺。这种反思下,很多人都在雾霾天中停驶汽车,倡导低碳生活,从自己做起应对环境危机。

  相比公众在重污染天气中的自省和成长,政府相关部门在这一次雾霾危机中的预警不足、反应滞后、服务缺位让公众在被雾霾包围下的憋闷中又添了一层“堵”。比“爆表”的PM2.5数字更让公众喘不过气来的,是政府部门应对雾霾上的少作为。

  雾霾笼罩中国一些城市已有两天多了,虽在及时披露有关信息等方面作了一些努力,可至今还没有政府部门向公众通报此次雾霾天气的成因,政府部门提供的警示和服务也严重滞后。据报道,这种恶劣的雾霾天气还将持续,就到工作日了,学校应不应该停课,公共交通应该如何作为?是否应采取人工降雨缓解污染,政府对此似乎并无准备。

  更让人无法原谅的是,政府并未以让舆论和公众看得见的方式去努力治理雾霾问题,并没有让公众看到政府的努力。这不是中国第一次遭受雾霾的围困了,2011年年底时弥漫大半个中国的雾霾,至今仍让公众记忆犹新。雾霾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政府会采取哪些措施解决雾霾问题?雾霾天来临时政府该如何提供公共服务加以应对?可从这几天的应对看,政府部门与以前相比仍没有长进,没有经验,没有服务,缺乏应对准备。

  伦敦当年也曾被雾霾围困,可在看得见的努力下,伦敦成功地摆脱了污染和“雾都”的帽子。1952年那场大雾之后,英国人痛定思痛,开始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以后又出台了一系列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针对各种废气排放进行了严格约束,并制定了明确的处罚措施,随后又采取系列措施抑制交通污染,并制定了国家空气质量战略严惩不达标地区。可面对这一次可怕的雾霾,我们的政府部门作了哪些努力呢?

  雾霾袭击中国的这几天正逢周末,政府部门似乎都在休息――生产方式的转变不是一句空话,让人窒息的雾霾天嘲弄着那些高调的环保口号。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34e1ed201302e35c880cd976cf7a656.pn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