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州空气治理经验谈
2013-03-01 16:16  · 来源:  · 作者:颜会津  · 责编:系统管理员

  自2013年我国大部分地区遭遇强霾恶劣天气后,作为全球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国家之一,我国的环境问题再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如何在保持经济发展不受影响的情况下进行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也成为谈论的终点。

  2月,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NRDC)在洛杉矶召开了圆桌讨论会,主要谈论洛杉矶空气污染治理经验。参加会议的是NRDC洛杉矶办公室高级环境律师David Pettit先生,以及美国加州南海岸空气质量管理局规划、政策制定和污染源地区主管副局长Elaine Chang博士。他们向参会人员介绍了20世纪由于经济的发展对美国加利福利亚州带来的严重环境污染,并分享了美国联邦政府和加利福利亚州(以下简称加州)政府在改善环境状况发面所作出的努力和经验。

  David Pettit先生从小在加州圣费尔多南山谷长大,从前那里都是农田。二战之后,数百万人搬到了圣费尔多南山谷居住,人口剧增。那时候,大家都在焚烧旧的废弃物和垃圾,加重了当地的雾霾天气。当地人表示,在打棒球的时候感觉呼吸困难,几乎就像有把刀插在肺里。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洛杉矶和现在的北京很像,常被笼罩在浓雾下,气温也经常出现反常现象。现在,加州已经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空气质量有目共睹,在正常的天气下几乎都是蓝天。加州是如何走向晴朗的呢?

  David Pettit先生介绍说,大家都意识到“孩子们不能在雾霾环境中成长”,所以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加州就开始了环境治理。Elaine Chang博士介绍,车辆交通是洛杉矶面临的最大问题,空气污染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由于污染源不止一个,所以治理需要全面进行。在南加州每年因为PM2.5造成的孩童死亡大约是5000人,另外对于心脏等方面也都有影响,甚至由柴油燃烧造成的微悬浮颗粒物也是造成癌症的主要原因。

  当地政府意识到,空气管理需要很多配套的行动,比如:需要找到问题到底出在哪里,需要做计划,然后需要制定法规,在法规的规定下发放运营许可执照,无论是工厂或车辆,一旦被派发执照才允许生产和操作。那么还要进行相应的现场稽查,需要检验计划是否有效。需要做的计划呈现出来就是《空气管理品质计划书》,这个计划书每隔几年要做一次,代表了这个地区的空气管理蓝图,要把接下来5年-10年-20年要做的事情拿出来讨论,在地方上达成共识,也为当地的工厂投资和技术研发提供一个方向。这个计划一直要做改进,检查过去做得怎么样,也对照看将来怎么修正改进。空气管理是需要花钱的,很多人说对经济有影响。但从数据来看,进行空气管理这些年来,人口增长50%,车辆总数也相应提高,车程也有所提高,而由于技术改进所带来的就业也增多,整体空气质量还是有所改进。对于移动污染源来说,新车的品质要加以改进,尾气排放所涉及到的油品的质量标准要越来越高。因为加州天气很好,雨水比较少,所以车龄都很长,当地政府就想办法提高车辆的更换速度,推进老车的更换。对于固定污染源来说,同样需要政府在燃料管制方面下功夫,油漆漆料要用水溶性的,并且鼓励企业把设施及时更新升级。在实施计划的时候也有配套政策,例如给卡车司机经济补偿,支持继续研发下一步的技术,因为很多解决办法还是以技术为主导。在设计空气污染控制政策的时候,用水、能源和交通的问题也随着城市发展而显现出来。计划一定要是远程的,因为我们的答案不仅解决空气污染,也包括水源、能源、交通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和解决,这样可以配套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计划书完成后,再制定各种相应的法规,根据法规规定颁发许可执照。然后依靠大约34个大气监测站来检查空气品质一年一年地有没有得到改进。在实施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当地企业、民间团体互相配合监督,尤其环保团体监督提醒政府对企业不要让步太多。治理空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论经济好坏都要做,方向要对,在科技进步的趋势下,大学等研发机构也都积极响应,献计献策。

  目前中国已经意识到污染的严重性,但同时也担心环境的治理将会影响甚至拖缓经济的发展。对于这个问题,加州的同行告诉我们,当地政府每制定一次法规,都要对经济影响进行评估。例如,目前为止加州每年都要减低碳排放,差不多每年需要投资几亿美金,但是收益大过投资。尤其考虑到民众的健康,环境改善对旅游业的帮助和支持,投资的回报是正向的。并且科技的进步,适当地使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亦可以减少成本。

  目前我国发生的空气质量问题,拿北京举例,单靠北京进行治理并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京津冀属于不同的省,如何分担责任进行区域联防联控是解决环境问题所面临的待解决的问题,南加州在这方面有着自己的经验。南加州将4个郡合起来进行空气治理,按照空气的区域划分,并且对于上风地区也要做相应管制,这都是《空气污染法》里制定的,联邦的环保局进行协调工作,地区政府之间做协商,促进互相合作,在做计划的时候上风下风等问题都要做出规定,主要看空气污染的来源和方位来解决问题。在加州治理空气的过程中,主要依靠法律来解决地方政府或企业不执行计划的问题。联邦的《空气污染法》中对于规定有着实质性的限制,这些限制在划定空气品质区的时候是一并规定的。要想达到标准,各地政府和企业就必须要合作。

  南加州在进行空气质量改进的时候,GDP的增长并没有受到负面影响,反而增长很大。南加州的经济非常多元化,一个产业在受限制投资的时候,其它产业还在发展。另外,经济补助的财政来源和分配也有着明确的公布,每台车在上牌时收4美金,这就是经济补助的来源。这一部分钱1/3用来做空气排污,1/3用来做技术研发,1/3用来做地方政府防治。此外,还有民间公投,政府每年发行上亿元的公债,这些钱都用在交通运输方面。这些仍然不能应付所有需要,在更新燃料方面,政府还会做额外补助。

  坦言说,加州的环保部门在制定标准时也面临了压力和困难。但由于联邦环保署的法律规定空气治理的基本原则是不考虑经济的影响,完全按照健康标准来计划和执行,这就减轻了压力。以健康为唯一考量,这是联邦环保署的规定,地方政府作为执行方,在执行的时候可以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考虑,定出分期执行办法和目标,5年或者10年或者20年,这些过程也是一种不断改进的过程,既能完成目标又能兼顾经济的发展。

  中国的相关法律很完备,各种标准也不差,但是执法和守法的情况并不乐观,加州地方政府在加强执法方面有没有什么经验和教训呢?美国本身是以法立国的,在空气质量监管方面,有24小时投诉电话,即使半夜,也会有人回应。稽查人员在外以不事先通知的方式巡逻,如果是初犯,则采取警告改进的方式,否则即重罚。情节严重的罚款5万美元每天,吊销制造。公平执行,不开后门。相关行业的参与也很热烈,大部分公司很注意社会形象,会注意改进,比如大型的石油公司。对于小型企业,相关部门会辅导指导其守法符合法规。另外还有民众监督,对于执法守法的帮助很大。中国是按次罚,每次20万元人民币。加州的出发是州法院规定的,最高上限是一天5万美金,从一开始就是按天来罚,因为空气品质是按照24小时来检测。空气质量也有年标准,如果违反年标准,就按365天算,没有总数上限。加州在处罚没有达到标准的企业时,除非有恶意欺骗或者多次未达标,否则不会吊销执照。处罚对于企业来说还有更大的一个制约就是,一旦企业受到过处罚,将影响企业获得投资。加州的同行认为,如果按次处罚的话,那么10天违规和20天违规就没有区别了,这对于监管就起不到有力的监督作用。

  在中国讨论空气污染的时候有很多政策方法,一类是强度控制,一类是总量控制。中国有很多不错的地方标准甚至超过欧洲的空气污染标准,但是由于排放总量大,所以不管标准多强,空气质量仍然很难达到健康标准。而在加州,也采用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两类控制。比如说在洛杉矶,要达到抽样排放标准,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不能超过115吨/每天,实际排放源排放总量是350吨,所以每天要减少排量200吨,同时还要符合经济发展,看看需要哪些策略。在制定相应的排放标准的时候,也要考虑浓度和强度的问题。目前加州主要大部分的管制是强度,这也就是为什么管制前要制定计划书, 要看达到这个总量需要做些什么,不然就会造成“各方面都做得不错但是总量控制不好”的问题。

  后记:

      美国加州的空气治理经验介绍为我国在空气治理方面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鉴参考的地方,尤其是在执行相关政策法规方面。如何确保制定的计划目标可行并且实现计划,这是我国目前空气治理所面临的最为实际的问题。世界各国目前也越来越多地在意识形态和科技发展方面关注到环境治理,也有了很多成功的先例,我国将会在汲取各方经验之后逐渐摸索出符合我国国情、顺应经济发展的解决办法。(作者 颜会津)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34e1ed201302e35c880cd976cf7a656.pn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