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 2016年1月5日,中国石化在北部湾试获高产油气流,“涠四井”日产超千吨。图为“涠四井”试油点火成功。 雷 雳 支应利摄
我国海域石油产量已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海洋已经成为我国最现实、最可靠的能源接替区之一
新年伊始,中国石化宣布在北部湾海域的“涠四井”完成两层含油层测试,试获高产油气流,日产油气超过千吨,创出该公司海域油气勘探单井最高纪录,也是近十年来国内罕见的高产测试探井。
有评论称,此举有望使北部湾海域未来勘探带来新的突破,对加快建设我国海上能源基地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事实上,在国际油价持续走低的大背景下,此举有着特殊的意义。数据显示,在新年第一周的交易中,布伦特油价累计下跌10%。18个月以来,国际油价从每桶100美元下挫至40美元之下,国际投行高盛甚至预言称油价可能跌至每桶20美元。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油价下跌使海上石油勘探开采难以抵御相对高昂的成本,但是从更长远的角度看,拓展海上石油勘探开采是能源多元化下的理性选择。
海上石油生产是世界石油的重要来源之一。目前,海上石油约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33%,到2020年可能将达到35%。
随着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多,我国从1993年开始重新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目前,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长期维持在50%以上,确保油气资源安全稳定供应已成为国家能源安全的重点。近10年来,我国新增石油产量的53%来自海洋,2010年更是高达80%以上。目前,我国海域石油产量已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可以说,我国石油工业已经完成了以陆地为主向陆海统筹、海陆并重的转变,海洋已经成为我国最现实、最可靠的能源接替区之一。
而在海洋中,又以深水海域潜力巨大,是全球油气资源的重要接替区。但是,由于深海地质条件复杂,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难度和投入呈几何倍数增长。一般来说,海水深度大于300米以上为深水,大于1500米以上为超深水,深水海域已成全球油气资源的重要接替区。但由于深海地质条件复杂,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难度和投入巨大。此前全球深水油气勘探一直被少数国际大石油公司垄断。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主要集中于水深小于300米的浅海。
中国石化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总经理邢景宝表示,“涠四井”位于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西部,处于盆地西部边缘,该井设计井深3783米,勘探难度极大。此前,我国海上石油勘探开采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为主。有分析称,中国石化在海上石油上的不断突破将使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采的空间不断得以拓展。
中海油研究总院规划研究院首席能源研究员陈卫东表示,如果全球油气勘探开发重点继续向海上转移,未来几年,海洋装备建造业将进入高峰期,海上钻井平台建造交付数量将迎来第四轮高峰期。未来3至4年,全球钻井平台日费率也将平稳增加,全球主要钻井服务商用于深水装备的投资比重将有所上升。
但与此同时,在低油价的背景下,为了应对石油勘探放缓,也有越来越多全球海上石油钻探商正考虑将钻井“短期停工”,暂时离开市场。

- 北部湾试获“日产千吨”油井 近10年罕见2016 / 01 / 08
- 中海油:2020年将建成18个溢油应急基地2014 / 03 / 17
- 韩国称本国海域未受日本福岛核辐射污水影响2013 / 09 / 13
- 福建莆田开发清洁型可再生的海上风电!2019 / 01 / 09
- 中国大陆最长海底成品油管道定向钻开钻2018 / 12 / 17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