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油气
寻找未来能源科技创新最佳路径
2018-07-17 15:22  · 来源:科技日报  · 作者:张素英  · 责编:王长尧

  “我国油气工业正面临资源品质下降、原油产量降低、油气对外依存度高企等困难局面,2017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达67.4%,未来还将有进一步升高的趋势。能源工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解放思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快创新步伐。”

  7月13日,能源交叉学科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十多位院士围绕能源科技创新畅所欲言,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文瑞发表上述观点。他认为,能源与前沿学科的交叉融合创新,将是未来能源科技创新的最佳路径。

  “跨学科交叉研究已成为世界科技发展的主流方向,成为取得重大科学发现和产生引领性、原创性、颠覆性重大成果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提升创新能力、培养拔尖人才的重要方式。”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赵文智说,最近25年,通过学科交叉性合作研究,获得诺贝尔奖项的比例已接近50%,并且呈现逐年增大趋势。

  当前,能源领域正在成为颠覆性技术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太阳能发电、高效储能、燃料电池、氢能技术等具有颠覆性的新技术苗头不断涌现。世界大国纷纷将颠覆性技术作为占领科技制高点的先手棋,集中攻关并已取得重要进展。

  “能源领域大多数学科属于应用型学科,吸收借鉴基础学科与前沿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推动能源领域学科交叉与融合创新是加快能源科技创新的不二法门。”赵文智坦言,美国的页岩油气革命就是最好的实证,不仅推动实现了美国能源独立战略,也深刻改变了全球能源供应格局。

  “美国页岩油气异军突起的背后,是持续长达30年之久的基础研究工作,以及由此引发的工程技术颠覆性创新。”赵文智说,水平井钻井技术和大规模多段水力压裂技术等核心技术的突破,正是源自油气学科与信息、材料、控制等领域的交叉与融合创新。

  当前,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量子信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融合机器人、数字化、新材料的先进制造技术正加速推进。”在胡文瑞看来,能源与前沿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创新,正展示出跨越性、变革性、颠覆性的巨大能量,甚至引发全球能源变革。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主办,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承办。赵文智透露,一方面,研究院将瞄准未来5—10年油气上游发展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加强基于大数据+智能理论的剩余油气资源空间分布预测、智能驱油全油藏开发技术等攻关。另一方面,还将自主设立一批院级超前基础研究项目,在纳米驱油剂、高性能金属电池储能技术等方面开展前瞻性研究,部分项目已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