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油气
579万吨!伊拉克“取代”沙特,成中国7月第二大原油进口国
2020-08-28 10:41  · 来源:金十数据  · 作者:  · 责编:刘澄谚

  我国海关总署8月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中国原油进口前三大来源国分别为俄罗斯、伊拉克、沙特。据悉,这是沙特时隔2年来首次跌出中国原油前2大供应国的宝座,伊拉克以579万吨的出口规模“取而代之”,对华原油出口同比大增了44.3%。数据显示,沙特7月仅对华出口536万吨原油,相当于126万桶/日。

  不过,伊拉克扩大出口的举动很快就引起了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内部成员的注意。据报道,自5月开始,为了帮助国际油价尽快恢复至正常水平,OPEC与非OPEC产油国达成了共同减产的承诺。OPEC+指出,伊拉克在5-6月两个月内均未达成减产目标。因此,伊拉克日前表示,接下来的8-9月,该国除了按照OPEC+规定执行85万桶/日的减产配额,还将额外承担40万桶/日的减产规模。

  而在减产的压力之下,早在6月份开始,沙特的原油出口买卖就“不尽人意”。沙特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该国6月的石油出口总值较去年同期减少了326.01亿里亚尔(折合约599亿元人民币),同比降幅达54.8%,创下近18年来(2002年1月)最低水平。因出口业绩持续低迷,沙特阿美今年第二季度的净利润也同比暴跌了73.4%。

  据悉,为了加紧拯救当前颓靡的原油市场,沙特还对亚欧美地区实行差异化定价,试图用此招数来提高原油价格。8月6日当天,沙特下调了面向亚洲和欧洲客户的9月原油售价,对美国的原油报价却与8月持平——轻质原油官方售价升水1.65美元/桶。有分析指出,作为沙特原油的重要买家,美国原油库存已经连续多周保持高位,沙特此举是希望大幅降低对美国的原油出口。

  此外,除了中国率先实现经济复苏,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经济也逐渐自疫情中缓解。因此,沙特此番实行“差异化定价”,针对亚洲地区的客户实行“大减价”举措,未来国际原油市场将有望回到供需平衡的局面。

  (来源:金十数据)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走向我的小康生活.jpg
34e1ed201302e35c880cd976cf7a656.pn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