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套自动收油装置,不仅能让小油滴颗粒归仓,而且再也不用担心衣服被弄脏了。”8月20日,西北油田采油三厂油气处理部应急池收油员李艳梅启动增压泵,带着一定压力的水流从出水孔射进隔油池,形成一道水帘,驱动池内浮油进入收油槽内,仅20分钟,就完成了隔油池表面浮油的自动化收集。
“以前,回收一次浮油至少需要两个小时,还要用勺子舀,用绳子赶,溅得身上都是油。”李艳梅回忆以前收油的情景,对比现在,言语之间充满了幸福感。
油气处理部应急池是为保证原油颗粒归仓而建立的一套绿色生产装置,来液主要为三号联合站核桃壳过滤器过滤后的采出水,以及各单井车倒原油卸油前脱出的底水。这些底水中含有微量原油,进入一级隔油池后,部分通过溢流,进入收油槽,部分则留在隔油池,最后由收油车进行人工回收。回收过程劳动量大,效率低,还存在环境风险。
在采油三厂绿色企业创建中,该问题被列入绿色生产技改攻关项目。攻关团队负责人霍恒玉根据现场情况,设计多种改进方案,可是都没有收到理想效果。有次在现场实验时,塔克拉玛干沙漠突降暴雨,雨借风势,打在应急池的池面上,池面的浮油随波逐流,向着一个方面飘浮,于是他灵机一动:过去只想着改造设备,为什么没想到改变驱动方式呢?油滴和水都以柔软的液态混在一起,以前用各种机械方法分离它们,总是砍不断、分不清,现在根据它们的密度等自然属性,给浮油一个定向的驱动力,以水驱油,让小油滴自动往“家”跑。
按照这一思路,攻关团队新建污油回收装置,第一代装置由收油槽、固定支架、液面平衡机构、上下移动滑轮机构、高度固定销子组成,收油槽上边缘设有溢流口,需要人工随时调节收油槽在液面的高度。第二代采用浮床式收油装置,可跟随液面高低上下移动,实现完全自动,同时在应急池一侧安装压力水流推油装置。
这一新型收油装置落地生产现场,获得成功,不仅提高了收油时效,降低了环境风险,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每年还可节约设备维修和车辆倒运费用80余万元。
(来源:中国石化报)

- 泰国原油泄漏扩散至阁沙湄岛2013 / 07 / 29
- 伊朗油轮东海撞船燃烧,中国严防发生漏油次生灾害2018 / 01 / 12
- 中石化管线爆燃事故14名伤员出院2013 / 12 / 05
- “磁性两面神微球”问世 再小的水中油污也能清理干净2018 / 07 / 12









- 2020第三届中国国际光伏产业...
- 守正启势,中国太阳能热发电...
- 土耳其总统到场祝贺|中国电...
- 为火电企业能效水平对标工作...
- 2020年煤企社会责任报告发布...
- 第四届“数谷吕梁·智赢未来...
- 中国公募REITs试点:充电桩行...
- 凯盛集团精彩亮相第十四届SNE...
- SNEC在沪开幕 “后疫情时期”...
- 智慧光储,质享平价︱上能电...
- 哪些综合智慧能源项目能“C位...
- 中天科技集团董事长薛济萍荣...
- 中国石油“点靓云端•天然气...
- SNEC2020国际太阳能光伏展将...
- 2020国际储能和氢能及燃料电...
- 中设集团与宁德时代科士达签...
- 全球青年绿色创新峰会暨YGT全...
- 能链获中金资本、小米集团等9...
- 乌金下隐藏了哪些智能秘密?
-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