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次采用隧道瓦斯抽排新技术获得成功
2016-05-30 16:26
· 来源:新华社
· 作者:齐中熙 李慧楠
· 责编:油气
凉风垭隧道;隧道;瓦斯;建设史;安全;铁路隧道;铁路;瓦斯含量;瓦斯隧道;集中处理
5月28日,我国隧道建设史上瓦斯突出风险最高的隧道——重庆至贵州铁路的新凉风垭隧道安全贯通,标志着国内首次在铁路隧道中采用瓦斯抽排集中处理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全长344.4公里的渝黔铁路是国家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全线“拦路虎”的重难点控制性工程新凉风垭隧道长度为7618米,穿越长距离的高瓦斯煤层地段,是我国隧道建设史上瓦斯含量最高、瓦斯突出风险最高的隧道。
承担施工任务的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隧道公司副总经理曹美俊表示,新凉风垭隧道内煤层的瓦斯含量平均每吨超过了15立方米,控制不好极易产生燃烧和爆炸,安全风险和施工技术难度国内罕见。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紧密配合,全面引进“瓦斯突发自动断电系统”、“洞内施工人员定位系统”等新装备、新技术,在国内首批建成了高瓦斯隧道安全避险系统。
曹美俊介绍,由于创造性地采用了“水力压裂瓦斯集中抽排”处理技术,有效地将隧道内的瓦斯浓度控制在规定的每吨8立方米以内,比传统技术节约工期100多天,确保了安全顺利贯通隧道,为我国特殊地质条件下高瓦斯隧道建设施工和科研积累了宝贵经验。
新凉风垭隧道安全贯通标志着渝黔铁路建设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为明年全线建成通车创造了有利条件。渝黔铁路明年年底建成通车后,重庆到贵阳的行车时间将由现在的9个小时缩短到2个小时。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 中国石油最长油气管道盾构隧道开始掘进2018 / 12 / 21
- 闽粤支干线首条隧道贯通2018 / 09 / 28
- 蒙华铁路麻科义隧道贯通 通车后将解决榆林煤炭外运需求2018 / 08 / 31
- 特高压交流环网是怎么形成的 GIL综合管廊充当着什么作用?2018 / 08 / 29
- 特高压“入地”穿越长江 输电通道首次采用GIL技术2018 / 08 / 28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