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昨天(6日)累计产气突破200亿立方米,为我国中东部地区天然气市场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我国页岩气加速迈进大规模商业化发展阶段。
自2012年12月涪陵页岩气田开发建设以来,累计探明地质储量6008亿立方米,已建成产能100亿立方米/年,成为全球除北美之外最大的页岩气田。通过接入“川气东送”管道,涪陵页岩气田正源源不断地向长江沿线6省2市输送清洁能源,惠及沿线上千家企业。
根据2016年9月国家能源局印发的页岩气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力争实现页岩气产量300亿立方米;到2030年,实现页岩气产量800亿-1000亿立方米。
自主攻关核心技术 降低开发成本
面对页岩气开发这一世界级难题,我国探索出一套适合中国地质条件的页岩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标准和管理体系。
我国最初通过引进国外公司技术、运用北美理论,打了一批勘探井。但由于我国页岩气藏埋藏深、地质结构复杂、勘探开发难度大,北美页岩气开发理论和技术“水土不服”,国际油服“巨头”均未获得大型商业发现,纷纷退出。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公司技术中心主任 郭战峰:我们成立了技术攻关组,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全面掌握了从设计到施工全套技术,在关键技术、核心装备上获得突破,实现自主。
2013年,涪陵地区多口井相继获得20到50万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气流,拉开我国页岩气商业开发的序幕。目前我国已实现3500米以内页岩气的绿色、高效开发和技术自主,形成了一整套适合我国地质条件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和标准体系,并在超过3500米深的区域实现了突破。与开发初期相比,钻井周期缩短30%以上,有效降低了开发成本。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副总地质师 刘尧文:下一步,我们将大力实施低成本战略,一方面重点开展4000米深层和常压气层的开发技术攻关,另一方面把资源利用率提高一倍,达到40%,始终使我国的页岩气开发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自然资源部数据显示,我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达25万亿立方米,但目前全国累计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不到1万亿立方米,资源潜力巨大。

- 石油勘探再传喜讯,“大油气田”接二连三!2019 / 10 / 08
- 我国全面放开油气勘探开发 专家:政策落地尚需配套措施2019 / 07 / 08
- 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取消油气勘探开发限制2019 / 07 / 02
- 凝聚合力 推动油气田开发稳产上产2019 / 01 / 17
- 创新推动油气田释放增储上产潜能2018 / 10 / 24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