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油气>炼化
短评 |“草根”抱团有利突围
2016-03-09 16:09  · 来源:中国能源报  · 作者:渠沛然  · 责编:油气

  低油价的冲击让石油企业苦不堪言,但地方炼厂却开始尝到甜头。随着去年下半年以来原油进口使用权和原油进口权的下放,民营地方炼厂在原料充足、利润可观的驱使下,开足马力生产,原油加工率有望攀上至80%的历史高点。民营企业特有的市场活力就像石缝中生长的绿草,逐渐显示出富有生命力与韧劲。采购联盟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民营地炼从销售到原料采购已实现“市场化”特有的自由式发展。

  从前的民企鲜能分得油源的“一杯羹”,苦苦经历着谋“权”求原料的过程。而现在,在不断享受政策利好获得“双权”情况下,企业成立联盟抱团采购原料,一“求”一“采”,从被动变主动,地炼企业没有止步于“吃得饱”,还要求“吃得好”,积极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民营炼厂的“主人翁意识”及话语权已不同于过去。

  在中国经济发展当中,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是骨架,民营企业是重要补充。民营企业“抱团发展”,或将打造新的价值链和产业链。

  目前,炼厂已经掌握了解决民营企业油源、有利于改变成品油市场供给匮乏问题并提高整个行业活跃度的有效手段。从“零”到“整”,丰富和平衡了整个地炼的油源渠道和生产方案,还可让炼厂完善装置,选择性地提升效益。从行业整体发展来看,企业为达到进口准入门槛,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将有利于整个行业走向“绿色”发展。

  地方炼厂面临着发展机遇,但不得不面对的是,原油供给充足的背后,则是相对萎缩的国内成品油需求。经济增速放缓,各大石油巨头均千方百计抢占市场份额,低价竞争已成常态化。而如此大的炼油产能,山东地炼在2016年的成品油出口额度仅为31万吨,因此采购国外原油的背后将是更加激烈的国内成品油市场份额的竞争。

  从“草根”到“联盟”角色的转变是品牌意识不断加强的体现,而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和推动未来地炼行业的公开、透明、市场化,任重且道远。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