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油气>炼化
民企加速扩能是否会加剧国内炼油产能过剩
2017-02-14 15:28  · 来源:中国石化杂志  · 作者:朱春凯  · 责编:王长尧

  据报道,民企盛虹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将建设1600万吨的中国最大单体常减压装置,目前仅有中海油惠州以及中化泉州的1200万吨/年单体装置规模跟随其后,这将是迄今为止中国民企在建最大的炼油及炼化一体化项目。在如今国内炼油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这一事件格外引人注目。

  无独有偶,此前,浙江荣盛控股、桐昆集团两个民营企业联合浙江地方国企巨化集团母公司,在舟山投资大炼化项目——浙江石化。该项目分两期投建,全部建成后原油加工能力在4000万吨/年。

  我国炼油产能已经“严重”过剩,民企缘何仍在大幅扩能?其实,在笔者看来,目前我国炼油行业的主要问题并不在于产能过剩,而在于存在过多的落后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也正是国家的政策导向。同时,给予民企同等的发展机会,提供政策方面的扶持,让有竞争力的民企发展壮大,形成国企、民企、外企多元化的竞争格局,也是我国炼油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这也是我国炼油业发展的政策导向。

  提高炼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是我国炼油产业做大做强的必然要求。为此,一方面要利用先进的新技术投建新的炼厂;另一方面要投建大型炼油项目,提高炼油装置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成本竞争力。因此,大型炼油项目上马越快,产能越过剩,规模小、产能落后的炼油企业的淘汰速度就越快。站在我国炼油行业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样能更快地调整结构,优化炼油产能,促进整个行业的升级发展。所以,在我国炼油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民营企业的大幅扩能,并不值得惊奇。只要其技术先进,产能规模有竞争力,就没有多大问题,就有利于推动行业的发展。

  比较而言,目前国企投建大型炼油项目的步伐略有放缓。据了解,2016年12月16日,中国石化茂湛炼化基地宣布开工建设,但项目规模却已由原先的1500万吨/年调减至1000万吨/年。主要是因为国企前些年经过快速的新建和炼油装置改造升级,目前单炼厂的产能大部分已经实现了规模化。要提高竞争力,鉴于成本及前期的整体布局,在现有产能基础上改造与革新更为合理。部分新投建项目更多是实现国企旗下炼油企业战略布局的合理化。比如填补该企业在某区域的市场空白,以实现企业内部的合理优化。

  民企大型炼油项目上马符合我国炼油行业发展的大方向。其一,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炼油企业整体的竞争力。民企炼油产能的规模化发展,除能提升我国炼油规模化水平外,还能优化资源配置,使炼油原料采购渠道多元化,推动淘汰落后产能。其二,有利于加快与国际接轨,推动我国炼油产业的市场化。民营炼油企业产能的升级发展,有利于我国炼油行业形成市场化的良性竞争格局,促进国企经营的市场化改革,提升我国炼油行业的市场化水平。其三,有利于增强我国能源安全。无论在炼油产能及仓储等硬件设施方面,还是资本方面,实现多元化发展,让民营企业参与,能提升我国炼油产业发展和能源的安全水平。

  总之,民企大型炼油项目上马在加剧我国炼油产能过剩的同时,更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行业升级。当然,除了炼油行业规模化发展及竞争力提升外,我国炼油行业还需要在整体布局上加以优化,在全国范围内根据区域特点等优势,适合炼油的重点发展炼油,适合发展化工的重点发展化工,规模化之后最重要的便是优势互补、而非所有的炼油项目为实现利润最大化而“窝里斗”。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