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中国石油二氧化碳压裂技术交流会消息称,目前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大庆钻探等二氧化碳压裂技术已在国内常规和非常规区块试验成功,明显减少了对储层的伤害,降低了压裂作业用水和返排液的处理成本。
中国石油组织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大庆钻探工程公司、长城钻探工程公司和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等开展二氧化碳干法加砂压裂无水压裂技术交流推广,成为低油价下增产增效的一项技术利器。较常规水力压裂技术,不仅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而且能够实现对工厂二氧化碳尾气的回收利用。
二氧化碳干法加砂压裂技术核心是采用液态二氧化碳代替常规水基压裂液,将支撑剂带入地层形成高导流裂缝,可实现增产改造全过程无水相,是致密油气藏增产增效的法宝,对节约水资源,推动我国低渗透油气藏的效益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超临界二氧化碳拥有神奇的特性,密度接近于水,黏度非常低,接近于气体,表面张力接近于零,可有效解决水力压裂带来的难题。”川庆钻探工程技术研究院长庆分院副院长宋振云介绍。
中国石油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这项技术。1988年,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引进国内首台二氧化碳泡沫压裂设备,首次实施油层吞吐和二氧化碳助排增能压裂工艺技术。2006年,中国石油在“三低”油气田正式开始二氧化碳干法加砂压裂技术探索。十年来,先后收获了二氧化碳干法加砂压裂工艺、二氧化碳干法压裂液和密闭混砂装置三大技术系列9项特色技术,并拥有5项技术专利,使二氧化碳干法加砂压裂技术成为中国石油具有代表性的重大创新成果之一。
今年,二氧化碳干法加砂压裂工艺在中国石油长庆油田苏里格气田试验取得新突破,填补了国内二氧化碳干法分层加砂压裂技术的空白。
据了解,国内致密油气藏因低孔、低压、低渗而普遍具有强水锁特征,目前各油田多以水基压裂技术为主,改造的同时存在返排困难等问题,影响了压裂改造和开发效果。二氧化碳干法加砂压裂技术作为国内外前沿技术,具有无水相、无残渣、返排快等优点,在减少储层伤害方面优势明显。此外,二氧化碳具有比甲烷更强的吸附力,可置换出吸附于母岩的甲烷,从而提高天然气或煤层气产量,并实现部分二氧化碳的永久埋存。

- 燃煤电厂碳捕集成本研究获得进展2019 / 09 / 26
- 碳能科技二氧化碳电转化技术正式迈向工程化2019 / 06 / 14
- 韩国开发水基燃料电池 利用二氧化碳产生电能2019 / 03 / 26
- 超薄多孔新材料轻松“捕获”二氧化碳2018 / 11 / 22
- 行业速览丨新型煤间接液化催化剂研制成功2018 / 10 / 25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