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油气>石油
油田生产热情高
2017-02-13 10:34  · 来源:经济日报  · 作者:乔文汇  · 责编:王长尧

  新疆天山南麓,拜城县克孜尔乡,在海拔1400米至1600米的群山怀抱中,坐落着西气东输工程主力气源地——克拉2气田。塔里木油田公司克拉作业区的石油工人就坚守在这里。春节期间,《经济日报》记者来到克拉2气田,以及哈拉哈塘、英买等油气作业区采访。

  1998年9月,克拉2气田被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2800多亿立方米,成为我国最大的整装天然气田,并促成了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2003年12月1日正式投产输气。

  站在产量最高的克拉2—7井前,克拉采气队队长杨忠武自豪地说:“这口功勋井平均年产10亿立方米,可满足500多万户居民的用气需求。”

  克拉2气田共19口气井,负责巡检和维护的15人采气队提出了“一个人,一口井,一座城”的口号。“一口井出问题,就会造成一座大城市气荒,数以百万计的家庭受影响。”采气工程师常有青说:“别看我们值守在山沟沟里,肩上的责任可不小哩。”

  正值数九寒天,记者随采气队巡检,一下车,便骤然感到一股扑面而来的寒意。杨忠武对井场每一台设备都非常熟悉,百余个参数“一口清”。记者粗略算了一下,将这19口井巡检一遍,要驱车行驶40多公里,耗时2个多小时。

  塔里木油田是西气东输主力气源地,还担负着向新疆南疆供气的任务。虽然作业区生活单调、枯燥,但油田一线职工却充满工作热情。工作期间,油田职工把精力放在技术攻关、改进创新上。随着供气量的提升,油田公司鼓励职工贡献“金点子”,千方百计降低成本、挖潜增效。油田公司生产运行处协调科科长贾正兴告诉记者,去年以来,全公司实现节开支、节约成本15亿元以上。在哈拉哈塘作业区,原来实施油井清蜡作业时,对每一口井统一标准,固定作业深度4200米。去年以来施行“一井一策”、精准清蜡,仅此一项就节约资金1000多万元。

  塔里木油田生产一线气候恶劣、空旷苍凉,广大石油职工克服重重困难,以饱满的热情为祖国发展“加油打气”。“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成为每一位油田职工的人生信条。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