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油气>石油
南海东部勘探开发向深层挺进
2017-07-13 14:56  · 来源:中国海洋石油报  · 作者:牟银滔 魏山力 吴琼玲  · 责编:油气

  7月11日,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下称深圳分公司)消息称,南海东部海域深层古近系原油勘探获重要突破。陆丰油区一口探井的测试日产量刷新了珠江口盆地古近系产能纪录,有望催生一个新的商业性轻质油油田,带动周边含油构造联合开发,扭转陆丰油田产量不断递减的局面。

  珠江口盆地古近系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是南海东部油田中长期发展的重要勘探新领域。但因古近系油层埋藏深,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一直被视为“硬骨头”。深圳分公司以勘探开发一体化思路为指引,实施“富洼找优、差异勘探”策略,在陆丰油区成功叩开了古近系的神秘“龙宫”。这是深圳分公司继2015年在“冷盆深钻”思路引领下取得西江33-1等古近系勘探突破后,向深层油田商业开发目标跨出的一大步。

  作为南海东部持续生产20多年的老油区,近年来陆丰油田产量递减快,稳产难度大,生产设施老化,亟待找到新的接替储量。此次新突破,也将使油区周边已发现的储量更具商业性。

  为突破瓶颈,深圳分公司以经济评价为驱动,推进勘探开发一体化,全面融合勘探、开发、工程、经济等专业开展技术攻关,提高深层油藏的储量动用率。

  深圳分公司一方面在西江凹陷继续以“冷盆深钻”思路为指导扩大储量规模,另一方面在陆丰油区以“优质高产”为目标,寻找优质储层,用“两个选择(技术选择和管理选择)”决策体系寻求突破口。

  在技术选择上,针对珠江口盆地各凹陷复杂的地质条件,深圳分公司创新性地提出“富洼找优、差异勘探”的勘探策略,即在富烃洼陷中寻找优质储层,不同洼陷采取不同的勘探对策。研究人员将古近系储层细分为常规储层、低渗储层和特低渗储层三类,使得南海东部深层勘探更具针对性。在管理选择上,根据三类储层各自的特点和分布规律,采用“以一类带动二类,探索三类”和“以浅带深”的优选机制,将孔渗性良好的常规储层作为主要勘探对象。

  2016年以来,深圳分公司在陆丰油区获得三个勘探发现,储量规模不断扩大。近期,在老油田周边又喜获高产工业油流,成功唤醒古近系沉睡的油藏,找到储量接替的新增长点,并有望消除生产设施高龄服役的隐患,迎来陆丰油田的新生。

  “南海东部继续以价值勘探为导向,优化投资组合,实施勘探开发一体化工程,力求进一步扩大储量规模,让老油区焕发新活力。”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总地质师米立军说。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