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油气>石油
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才能:加快“气化中国”进程
2018-08-08 15:08  · 来源:中国能源报  · 作者:李沁  · 责编:王长尧

  “2030年天然气将超越煤炭,2040年将超越石油,本世纪中叶将迎来以天然气为主导的清洁能源黄金发展期,进入天然气时代,我国应加快天然气‘气化中国’进程。”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才能在中国石油勘探研究院举行的“能源转型中的油气勘探开发创新之路”专家论坛上表示。

  近年来随着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推进,天然气消费量随之攀升。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天然气产量为1480亿方,是全国消费总量2373亿方的62%,近38%的天然气依靠进口,今年上半年天然气消费增速达16%。按照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的预测,2018年,我国天然气需求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消费量将达2587亿方,同比增长10%。

  另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预测,到2040年美国天然气消费量将达8000亿方,而中国的消费量也将达到6000亿方,成为天然气消费量增幅最大的国家。

  邹才能说,世界能源消费已形成油气煤新能源“四分天下”的新格局,其中,石油占34%、天然气占24%、煤炭占28%、新能源占14%,世界天然气工业发展已步入“鼎盛期”。全球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约39%,而我国仅为21%。2006年以来,美国凭借页岩气革命产量再度回升,天然气产量占到总产量的60%,带动全球非常规天然气的发展。

  从全球范围看,天然气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还可以开采50年,且开发重点正从常规天然气向非常规天然气跨越。资料显示,全国常规天然气可采资源量为48.4万亿方,非常规天然气可采资源量为36.3万亿方,其中致密气为10.9万亿方、页岩气为12.9万亿方、煤层气为12.5万亿方。而天然气水合物可采资源量初步估算为53万亿方。此外,全国累积探明常规及非常规储量为13.6万亿方,其中非常规天然气占比为40%,中国天然气进入常规与非常规资源并重发展新阶段。

  天然气产量的提升需要不断创新理论技术。邹才能说,对常规气的勘探开发,天然气理论技术创新能够推动大气田的发现与储量高峰增长,比如,我国最深的构造型大气区——库车气区的发现、海相“ 碳酸盐岩古老型”大气田——安岳大气田的发现、我国最大“致密砂岩型”大气区——苏里格气区的开辟等。同时,一些关键工程技术的突破助推了我国非常规气的有效开发。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天然气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一些相应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提升。邹才能指出,就全国范围来看,我国天然气利用程度还不高,管网建设也有待加强,管网之间的互联互通也不充分,应加强天然气管道的新布局。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