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天然气将超越煤炭,2040年将超越石油,本世纪中叶将迎来以天然气为主导的清洁能源黄金发展期,进入天然气时代,我国应加快天然气‘气化中国’进程。”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才能在中国石油勘探研究院举行的“能源转型中的油气勘探开发创新之路”专家论坛上表示。
近年来随着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推进,天然气消费量随之攀升。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天然气产量为1480亿方,是全国消费总量2373亿方的62%,近38%的天然气依靠进口,今年上半年天然气消费增速达16%。按照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的预测,2018年,我国天然气需求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消费量将达2587亿方,同比增长10%。
另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预测,到2040年美国天然气消费量将达8000亿方,而中国的消费量也将达到6000亿方,成为天然气消费量增幅最大的国家。
邹才能说,世界能源消费已形成油气煤新能源“四分天下”的新格局,其中,石油占34%、天然气占24%、煤炭占28%、新能源占14%,世界天然气工业发展已步入“鼎盛期”。全球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约39%,而我国仅为21%。2006年以来,美国凭借页岩气革命产量再度回升,天然气产量占到总产量的60%,带动全球非常规天然气的发展。
从全球范围看,天然气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还可以开采50年,且开发重点正从常规天然气向非常规天然气跨越。资料显示,全国常规天然气可采资源量为48.4万亿方,非常规天然气可采资源量为36.3万亿方,其中致密气为10.9万亿方、页岩气为12.9万亿方、煤层气为12.5万亿方。而天然气水合物可采资源量初步估算为53万亿方。此外,全国累积探明常规及非常规储量为13.6万亿方,其中非常规天然气占比为40%,中国天然气进入常规与非常规资源并重发展新阶段。
天然气产量的提升需要不断创新理论技术。邹才能说,对常规气的勘探开发,天然气理论技术创新能够推动大气田的发现与储量高峰增长,比如,我国最深的构造型大气区——库车气区的发现、海相“ 碳酸盐岩古老型”大气田——安岳大气田的发现、我国最大“致密砂岩型”大气区——苏里格气区的开辟等。同时,一些关键工程技术的突破助推了我国非常规气的有效开发。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天然气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一些相应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提升。邹才能指出,就全国范围来看,我国天然气利用程度还不高,管网建设也有待加强,管网之间的互联互通也不充分,应加强天然气管道的新布局。

- “气化龙江”大项目“储气库群”工程完井试气2020 / 03 / 31
- 中国石油去年净利润下降13.9% 天然气管道亏损扩大2020 / 03 / 27
- 塔里木油田5条天然气联络线工程投产2020 / 03 / 25
- 中东多国加码天然气开发2020 / 03 / 25
- 2020年美国40%的电力将由天然气提供2020 / 02 / 08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