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上午,满载6.15万吨LNG的“Gaslog Singapore”号船顺利抵达中国海油粤东LNG接收站,我国进口LNG窗口一站通首期试点产品进入了船货交割阶段,标志着我国LNG接收站向第三方公平开放的首次实现。
这只是一个开始。《经济参考报》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悉,目前新版《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下称《办法》)已形成送审稿,下周将上会审议,力争年底出台。同时,为配合《办法》的落地,相关部门还在制定信息公开、信息报送、剩余能力计算等相关配套政策,研究信息公开平台建设等基础性工作,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规则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今年,中国海油气电集团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共同推出进口LNG窗口一站通产品,这是国内首个对外开放的窗口期产品。首期试点于9月20日在交易中心平台完成线上交易,由振华石油和胜通能源组成的联合体通过公开竞价购得。第二期试点已经完成线上交易环节,第三期试点也正在紧密筹备之中。
胜通能源董事长张伟表示,LNG接收站项目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一般企业没有能力建设。中国海油LNG接收站持续向第三方公平开放,不仅有利于盘活接收站资产、提升使用效率,同时也能促进市场交易主体多元化发展,使下游客户切实享受到窗口期开放带来的收益,更好地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在振华石油总经理王粤涛看来,进口LNG窗口一站通产品使得LNG国内外联动的现货贸易成为可能,由此带来的价格发现作用将使国际供应商更理性制定价格策略。现在看来,两期试点的竞拍成功对拉低LNG进口到岸价起到了显著效果,开始为东北亚LNG市场的价格发现发挥积极作用。
“这是我国进口LNG市场改革创新之路上的破冰之举,为国内基础设施有序开放提供了试点经验。”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刘毅军认为,进口LNG窗口一站通产品具有系统性、整体性,是我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具体路径的有益探索。
据了解,在总结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国家能源局和国家发改委对现行《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试行)》进行了数次修改,进一步细化完善开放规则和监管要求,形成了即将发布的新版《办法》。 总体思路是在保障现有用户现有服务并具备剩余能力的前提下,油气管网设施运营企业应无歧视地与符合开放条件的用户签订服务合同。油气管网设施运营企业必须主动提前公开下一自然年度各月剩余能力,并实现滚动更新,确保及时和有效。在计量上更是有所突破,首次规定了天然气使用热值的新计量方式。

- 气价会随油价大跌吗?国内外市场影响不同2020 / 04 / 03
- 澳预计LNG出口额将下降至440亿美元2020 / 04 / 01
- LNG产业年内回暖可期2020 / 03 / 25
- 西班牙LNG燃料船数量骤增2020 / 03 / 05
- 中石油SK集团合资项目落户威海 年内开建LNG接收站2020 / 02 / 28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