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今朝推窗闻花香……”11月30日,长庆油田采油一厂王窑作业区员工雷振中在“改革开放40周年故事讲述”活动中述说油区变化。
作为连续6年向国家贡献5000万吨油气产量当量的长庆油田,工作区域分布在黄土高原腹地、戈壁滩和毛乌素沙漠边缘,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面对严峻的环境挑战,长庆油田始终把环境保护放在与油气生产同等重要的位置同规划、同部署、同实施,对生产生活站点、井场和油区道路进行植被恢复,并结合气候特点和站点情况进行园林式建设,呵护生态、美化环境。
“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坚决做到油气田开发不欠‘新账’,逐步还清‘旧账’。”长庆油田公司总经理付锁堂介绍说,“我们既要做国家能源的开发者,又要做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和绿水青山的再造者。”
在油田开发建设中,长庆抓源头、管过程、建机制,多措并举书写“绿色担当”。长庆油田推广运用丛式钻井工艺和一体化集成场站,最大限度减少地面建设用地;投入上亿元专项资金治理清除环保隐患,王窑水库保护区、桥山自然保护区、子午岭自然保护区内的油水井全部关停并实施永久性封井;加强“三废”治理,废气、废水达标率100%,固体废物综合处置率100%。
长庆油田在推行大井组开发基础上,最大限度使用老井场、老管线及老场站资源,减少占地,保护生态,全年利用老井场布井2000多口,利用老井站100多座,仅此一项少征借地3万多亩。
在开发40多年的安塞油田,针对井下作业次数频繁、施工产生污泥量大等情况,研发了“油管杆密闭清洗、钢制箱体作业、高分子软体平台”井下作业技术,年减少污泥4000吨以上,从源头杜绝修井废液对环境的影响;在南梁油田,对林缘区56口油水井实施“封井育林”,在井场及沿线种植刺槐、柳树2000多株,撒种苜蓿、格桑花种子超30多万平方米。
建设一个油田,改善一方环境。目前,长庆油田已探索形成黄土塬、沙漠等五种生态环境保护模式,建成安塞、陇东等9座碳汇林基地,年节水2500万吨,新增绿地4500余亩;年回收伴生气10亿立方米,减排二氧化硫3500吨。

- 长庆油田年产油气当量突破五千七百万吨2020 / 01 / 06
- 长庆油田年产油气当量突破5700万吨2020 / 01 / 02
- 长庆油田今年天然气 产量超400亿立方米2019 / 12 / 23
- 长庆油田发现10亿吨级大油田2019 / 10 / 28
- 我国第一大油气田的崛起之路2019 / 04 / 12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