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油气>石油
中石油完成不同税号油品混兑业务
2019-02-20 14:55  ·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 作者:李梁  · 责编:王长尧

  日前,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顺利完成了公司首单不同税号油品混兑调和加工贸易业务,成为继中国石化燃料油舟山公司后第二家开展船用油混兑调和试点的企业。此举为我国保税船供油市场打造调和、进口、生产三位一体的资源供应体系提供了支撑。

  据介绍,本次混兑调和加工贸易业务在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岙山基地进行,相关组分经物理加工形成约7000吨符合国际通用品质的船用燃油,混兑成品将销售给具有资质的船供油经营企业,并最终供应国际航行船舶。随着混兑调和规模的扩大,更有利于充分发挥混兑调和在降低船供油成本、应对限硫令规则挑战中的积极作用。

  燃料油混兑调和是指油品调和生产企业根据市场需要及产品标准,将不同组分原料油按照测算比例,在油罐中进行搅拌生产。燃料油混兑调和仅是物理混合过程,没有排放等环保和安全风险,是一种便捷的简单生产方式。但此前由于受到多方政策因素制约,国内一直无法实现油品保税调和,中国船供油企业只能从新加坡等地外购保税燃料油成品,成本较高。

  2018年7月,商务部正式批准同意在浙江自贸试验区开展保税燃料油混兑调和加工贸易业务。为确保政策平稳落地,《浙江自贸试验区保税燃料油混兑调和试点方案》也随后出台,保障了业务顺利进行。2018年8月,浙江自贸试验区顺利完成首票加工贸易项下不同税号油品混兑业务。

  对此,金联创分析师于晓表示,此次混兑业务较第一次有两方面的提高。

  首先,本次混兑物料有所创新,中国石化首次混兑的不同税号的两种保税油均来自马来西亚,而本次是由大连西太平洋化工有限公司深加工结转项下的3500吨燃料油和不同税号的3500吨国内贸易油品组成。其次,本次混兑调和较进口价格可降低6.5美元/吨,不仅为客户创造了更多收益,也进一步拉低了舟山与新加坡船用燃料油的价格差距,对提升中国保税船供油的国际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于晓同时指出,此举也意味着中国保税船供油市场之前单纯的?“进口批发—复出口零售”局面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调和、生产、进口三位一体的资源体系将进一步发展。

  据悉,在舟山海关的监管下,下一步浙江自贸试验区将继续致力用好不同税号油品混兑调和政策,通过“降成本、优服务”持续扩大船供油规模,加快建设东北亚保税船用燃料油供应中心。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