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油气>天然气
中国能源进口版图轮廓初勾勒
2013-10-21 09:27  · 来源:北京商报  · 作者:  · 责编:系统管理员

  昨日,中石油集团宣布,历时三年建设的中缅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我国四大能源战略大通道之一的西南能源战略通道基本建成。当日上午,来自缅甸孟加拉湾的天然气在广西贵港市点燃,而这也正成了管道干线全线进入投产的标志。虽然业界称该管道每年输送天然气120亿立方米的量占总消费量的比例较小,但在实现国家能源供应多元化上的战略意义较大。

  中缅油气管道是继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分别对应着我国的西南、西北、东北和东南四条能源补给线。

  公开数据显示,去年全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含液化天然气)425亿立方米;今年上半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815亿立方米,其中进口天然气247亿立方米。

  卓创资讯天然气行业分析师王晓坤认为,中缅天然气管道的投产战略意义重大,而这主要体现在进口多样性上。王晓坤分析说,“目前,我国天然气需求量还在不断攀升,在缺气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增加气源,然而在此过程中,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也在不断增加。为了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不断开辟新的进口途径,实现进口多样化是非常必要的”。

  中国石油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总经理吴宏进强调,通过中贵线把中缅天然气管道和西气东输系统连接在一起,使这两个管网系统的气源可以相互调度和置换,同时也沟通了新疆气区、长庆气区和四川气区联络的通道,使我国油气管网格局基本形成。

  这一次实现投产的天然气管道是中缅油气管道的组成部分,该建设计划最早于2004年提出,2008年12月,中石油与韩国大宇联合体签署缅甸海上A1、A3区块天然气购销协议,计划通过输气管道从缅甸引进天然气资源,并在缅甸境内沿途分流部分天然气,满足当地用气需求。另按照合同,缅方在未来30年还将获得丰厚的投资分红等。

  王晓坤认为,中国天然气的海外供应蓝图还并未完全形成。“截至目前,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中缅天然气管道已经投产,但是从地图上看,其还未实现全面覆盖,现在中俄天然气合作还在谈判中,还是一项待解的问题。”

  另据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陈卫东介绍说,俄罗斯对于能源领域的外来投资比较谨慎,以中俄天然气供应为例,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经谈了十多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