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油价形成机制公开透明,让消费者充分了解调价的过程,那么,消费者即便是买高价油也不会啧有烦言。新的油价形成机制即便仍然存在问题,大家也能共同找到原因所在,共同出谋划策,进一步完善油品定价机制。
昨天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发改委正在研究油价形成机制改革方案,缩短现有的22天调价周期,取消4%的幅度限制,使定价机制更加灵活,该涨就涨,该降就降,更加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动。
长期以来,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是社会热议和关心的热点问题。据美国能源情报署数据,去年12月美国石油日均净进口量降至598万桶,为1992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据中国海关数据,中国同月石油净进口量升至每日612万桶。目前,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石油进口第一大国,中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58%左右。
美国和中国先后成为石油进口世界第一大国,这种身份的本质有所不同。首先,美国出于战略和保护本国能源角度考虑,并不开采本国地下石油矿藏,而拼命从海外进口石油。中国则是一方面大量进口石油,另一方面本国陆地和海洋底下的石油资源也被大量开采。其次,美国充当石油进口大国,但是,美国国内油价在世界上却处于较低水平,而中国国内油价却高出美国许多。
这是中国国内石油价格备受诟病的原因之一。客观地说,以22个工作日为周期,如果平均油价的波动超过了4%,就相应进行油价调整,现行定价机制已经比过去进步很多,起码调价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了,消费者也能初步判断出什么时间要调油价了。但是,现行油价形成机制也确实存在明显不足,如发改委主任张平所说,一是周期太长,22个工作日再加上节假日就是一个月的时间,现在国际油价是每一天都在变动,不能够及时地反映国际油价变动的情况;二是变动幅度达到4%,造成国际油价变动不能够及时反映到国内成品油的价格上来。此外,还有一个最大缺陷,就是油价形成的透明度不够。
总体上说,这么多年来,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是一个涨多降少、石油企业包赚不赔的机制。2009年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24次,其中15涨9跌。受国际油价影响,2012年国内成品油价调整频繁,经过4涨4跌后,油价曾逼近年内最高价格。这里面无论上调还是下调,都存在着过程、细节、影响因素以及计算依据不透明的问题。比如,去年我国自己生产的原油是2.04亿吨,进口是2.8亿吨,我国石油海外依存度达58%,而国内供应为42%,国内生产成本低于国际市场采购的价格,那么,定价机制看似完全依靠国际三地油价变动而调整,但是,国内低价供应的42%石油是否综合考虑进去?如果考虑进去,又是如何折算的?类似这样的问题,应该给消费者一个透明公开的说法。
因此,研究油价形成机制的改革方案,除了考虑缩短调价周期,甚至准备取消4%幅度限制,该升就升,该降就降,使油价定价机制更加灵活,还要在定价调价的透明度、公开化上下工夫,并将其作为重点改革内容。因为,取消4%调价幅度限制后,如果调价不透明公开,公众将担忧会不会出现想调就调、想涨就涨的情况?会不会使调价失去规范的标准和尺度呢?
如果油价形成机制公开透明,让消费者充分了解调价的过程,那么,消费者即便是买高价油也不会啧有烦言。新的油价形成机制即便仍然存在问题,大家也能共同找到原因所在,共同出谋划策,进一步完善油品定价机制。

- 关于国际油价:傅成玉的三个结论2020 / 04 / 03
- 国际油价2日暴涨超20%2020 / 04 / 03
- 原油减产机制或迎来新的篇章2020 / 04 / 02
- 油价“跳水”冲击世界经济2020 / 04 / 02
- 美国化工类股涨跌互现 油价跌至18年低点2020 / 04 / 01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