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国内
还蓝天白云 “黑色煤炭”还需“绿色利用”
2013-03-15 13:04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  · 责编:系统管理员

  两会期间,“雾霾”背后的能源消费引起了许多代表的关注。他们认为,我国能源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要还蓝天白云,还需“绿色利用”煤炭资源。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北部,而煤炭需求主要在东部和南方。远距离输煤不仅形成运输矛盾,而且加大了输入地的环境压力。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发改委主任王赋认为,煤炭利用既要算经济账,还要算生态账。要改变目前的弊端,就要在煤炭主产区建立大型煤炭综合利用基地,提高煤炭就地转化率,利用特高压输电技术,实现“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

  国家电网数据显示,输煤的投资、运行总成本高于特高压输电。到2020年,如果“三西”(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地区输煤输电比例由目前的20:1优化到4:1,可减少向中东部输煤5.5亿吨,二氧化硫减排62万吨,每年减少环境损失80亿元。

  提高煤炭综合利用基地的清洁利用技术,以循环经济模式把采煤、发电所产生的废弃物就地集中治理,也是“绿色用煤”的重要内容。全国人大代表、山西潞安煤矿集团董事长李晋平说,仅山西堆存的矸石、低热值煤达10亿吨,而且每年新增1亿吨,但目前的利用量仅2000万吨。加大煤炭就地转化率,可最大限度地对煤矸石、低热值煤、劣质高硫煤集中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减少污染排放。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大同煤矿集团董事长张有喜说,在大同煤矿集团塔山循环经济园区,原煤从井下到发电上网只需1小时,煤炭伴生资源和废弃物实现了全循环利用。如果把煤运输到南方电厂,每年仅运费和煤矸石治理费用就需6.9亿元。记者王敏 吕晓宇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