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国内
中海油:收购尼克森“没有买贵” 负债率不会超30%
2013-03-26 07:40  · 来源:上海证券报  · 作者:  · 责编:系统管理员

  油气储量、产量因此约分别增长30%和20%

  “这次收购的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曲折。收购能够成功,对公司来说意义和价值都很大,并非如有的人认为地那样‘买贵’了。”上周五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中海油董事长王宜林及其他高管详细解读了备受关注的尼克森收购案之前因后果,并首度回应了外界对收购对价过高的质疑。

  收购尼克森价格合适

  就在一个月前,作为中国第三大石油公司的中海油,刚刚宣布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交割完成,创下中国企业迄今最大一笔成功完成的海外并购纪录。但由于涉及金额庞大,加上一些其他因素的卷入,市场人士对此次收购也颇多微词,甚至有媒体质疑称“根据尼克森公司的盈利水平,151亿美元的收购价格显得过于昂贵”,也有分析师担心尼克森的债务会拖累中海油的负债水平。

  对此,中海油CEO李凡荣告诉本报记者,这是中国企业“走进欧美国家”的最大并购案。由于尼克森资产遍布多国,涉及不同国家的政府审批,本身确实很复杂。

  “但这次并购能够成功,恰恰说明了收购是一次纯商业行为。考虑到这个资产符合公司长远发展的战略,而收购的对价水平与行业内也一致,因此并没有‘买贵’,收购价格是合适的。”李凡荣说。

  在他看来,公司对收购一直关注三大准则:资产回报、风险及运营能力,其构成了公司一直以来的收购原则。而此次收购恰恰能反映这些基本原则。

  页岩气资源是重要砝码

  “现在来看,随着2月26日顺利交割,收购已圆满完成。但整个收购历时一年,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曲折。”王宜林说。

  他向本报记者透露了一个细节:在选择尼克森公司作为收购对象时,中海油其实充分考虑到对方在加拿大拥有大量的页岩气资源。

  在谈到此次收购结束后未来是否还有其他收购时,王宜林表示,公司的收购活动一以贯之。一方面,自身要通过勘探获得储量资源;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并购不断改善公司的资产结构,使公司越来越服从于国际化经营的要求。

  “公司奉行纯商业化的原则,并在过去30年致力于公司治理结构的透明化管理,在业界留下良好的声誉。这为此次收购的成功打下良好基础。”李凡荣向本报记者解释了此次收购能够成功的一大原因。在他看来,未来中国国企将以一种崭新的姿态为世界各国所接受。

  并表后负债率不会超过30%

  至于外界对中海油负债水平和资本结构的担心,中海油CFO钟华表示,由于中海油负债率本身很低,尼克森公司带来约有40亿美元的负债,合在一起后的负债率也还是不超过30%。

  据他透露,因过去半年来两家公司都有些新的经营和投资活动,相关指标会发生变化,预计并表要等到中期或明年年报中再详述。

  至于收购之后的前景,李凡荣透露,在过去一段时间中,中海油已经对尼克森公司资产和组织机构实现平稳交接,尼克森员工对此次交易的反应极其正面,充满期待。目前,中海油北京总部正在和北美公司一起对尼克森未来的发展潜力进行研讨。考虑到尼克森拥有巨大的储量潜力,中海油则有着30年经验积累和健康的财务状况,相信此次收购将为中海油长期发展打下基础。

  “这是个相当大的项目,资产遍布英国北海、加拿大、墨西哥湾以及非洲等。此次收购完成后,中海油的油气储量大致增长30%,产量增长20%。”李凡荣说。(记者 陈其珏)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