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国内
粤大气污染防治年度方案公布 严控石化炼钢项目
2013-03-28 09:55  · 来源:南方日报  · 作者:  · 责编:系统管理员

  频发的雾霾天气,令空气质量与污染治理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继去年底国家要求“十二五”期间珠三角PM2.5降低6%之后,我省对珠三角今年PM2.5的降幅目标昨日也首度披露。省环保厅昨日公布《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方案》要求,到2013年底,珠三角地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浓度相比2010年明显下降,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指标比2010年下降3%和2%。为确保年度目标实现,《方案》提出今年要完成涵盖火电厂、石化、水泥、钢铁、燃煤锅炉以及挥发性有机物、黄标车淘汰等领域的13类重点工程项目,预计投资约81.6亿元。

  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也将更密集,今年珠三角将完成建设8个区域站,54个城市站。也就是说,年内珠三角监测PM2.5、臭氧等新指标的空气监测点,可望从目前的62个再增加一倍。

  现状 臭氧PM2.5等将成首要污染物

  “阳光猛烈的时候臭氧超标,过几天如果还没有风,PM2.5也跟着变红了。”广东去年公布监测PM2.5数据以来,经常关注空气质量的市民不难发现,导致珠三角AQI(空气质量指数)超标的首要污染物,几乎都在臭氧与PM2.5之间轮换。

  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因为珠三角经过多年脱硫治理,城市空气污染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煤烟型污染,向以臭氧、PM2.5为特征的新型复合型大气污染转变。

  《方案》公布的数据中也佐证了这一论断。去年6月5日至12月31日,珠三角九市及顺德区的PM2.5阶段平均浓度为30—49微克/立方米,日均值超标率为0.5%到17.1%;臭氧(一小时)阶段平均浓度为96—142微克/立方米,日超标率为15.7%—42.9%。而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表现最好”,日均值超标率均为0%。

  去年实施的“空气质量新标准”将PM2.5和臭氧新纳入评价。《方案》透露,实施“新标准”后,对珠三角空气质量评价结果影响显著,珠三角部分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将下降11.9%—41.0%。《方案》透露,臭氧、PM2.5和二氧化氮将取代PM10成为首要污染物,臭氧污染与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密切相关,PM2.5污染的人为源主要来自机动车、工业排放以及挥发性有机物。

  目标 PM10浓度要降3%

  《方案》对空气污染物浓度的降低提出明确要求:到2013年底,珠三角地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浓度相比2010年明显下降,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指标比2010年下降3%和2%。

  在控制排放方面,《方案》提出,到2013年底,珠三角地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全面完成国家减排年度要求;工业烟粉尘、重点行业现役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相比2010年分别下降3.2%、7.2%。

  记者了解到,上述目标其实是综合考虑了国家对珠三角“十二五”空气污染物浓度的降低要求与我省自身实际定下的。

  以PM2.5为例,《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要求珠三角PM2.5要下降6%,但这个《规划》其实是环保部在去年12月才公布的,也就是说达成这个目标的时间只有3年,珠三角今年PM2.5要比2010年降2%,从时间上与任务上刚好是国家要求的1/3。此外,省环保厅透露,2006年珠三角开始研究性监测PM2.5,当时年平均浓度是49微克/立方米,到2012年下降到42微克/立方米。7年下降了14.28%,平均每年下降2%。这刚好也与今年要求的下降幅度持平。

  不过,年内完成2%的PM2.5下降也并不容易。省环保厅表示,珠三角机动车使用量日趋增长,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基础薄弱,工业源布局分散,监管困难,“十二五”期间的大气污染物整治工作压力巨大。

  著名灰霾研究专家、省气象局前首席专家吴兑表示,“未来珠三角的经济还在快速增长,减排的压力很大”。虽然气象部门的大气监测点比环保部门要少,环保部门也表示,去年珠三角PM2.5平均浓度比2011年下降了4.8%,但吴兑透露,从2012、2011年气象部门在珠三角一些有代表性的站点监测情况看,PM2.5在一些站点自亚运后连续两年有增加。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