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试点城市已达到100个。记者近日在对天津、无锡、苏州、常熟等城市的调研中了解到,多地正在加强涉及节水内容的政策法规制定,提高企业进入的“节水门槛”,节水成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考量指标。
江苏省常熟市地处长三角沿江开发带,吸引着众多企业和资本的眼球。但近几年来,常熟市拒批了几十家企业,一个重要原因正是水环境要求不达标。
作为第二批“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常熟市提出,新建项目必须同时满足排污问题和环境双重控制标准,不得超过所在地区的排污总量指标,改扩建项目也必须在通过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削减污染排放腾出总量指标后,方可准入。
苏州中新生态科技城是苏州工业园的示范新城,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也特别强调“节水”概念:一方面强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从源头抓起,引进耗能小、耗水少的企业;另一方面引导入驻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通过回收利用工艺水及冷凝水、收集利用雨水等措施,大大节约了自来水的用量。
“新企业进入须按照清洁生产要求,并获得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认证。”江苏省处处长季红飞说,政府部门将考核企业的用水是否先进,节水是否达到要求,设置一定的准入门槛。
无锡市水利局局长王鸿涌表示,该市将建立节水管理的“三同时”制度,要求在项目建设当中,同时规划、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这项工作将列入地方性法规,今年有望出台。
对于天津这样的北方资源型缺水城市,提高节水门槛显得更为迫切。据了解,天津市水务局起草了《天津市多水源综合利用管理条例》,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拓展到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自来水、再生水、淡化海水等所有水源,并将水资源论证报告审查意见作为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开工审批的要件。目前该条例已列入天津市人大常委会2013年立法计划预备提请审议项目,力争明年出台,保障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有法可依。
对于已经建成的企业和项目,节水改造成为硬性要求。苏州市水利局副局长夏坚说,苏州市工业增加值每年增长10%左右,但工业用水量基本上没有增加。其中传统纺织、印染行业的工艺水平不是很高,通过行政、经济手段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2005年至2011年,纺织业产量增长了3倍,总用水量反而下降了40%。
事实上,不论是在江苏这样的丰水地区,还是天津这样的缺水城市,水资源和水环境正日益被纳入地方产业布局和转型升级的蓝图中。

- 复工复产“电”助攻 “双进双服”赢掌声2020 / 03 / 06
- 天津电力:“双进双服”助“双战双赢2020 / 02 / 29
- 国网天津电力加快推进“1001工程” “十三五末”完成“煤改电”32万户2018 / 07 / 05
- 内蒙特高压建设提速“窝电”难题能否缓解?2016 / 12 / 26
- 天津加快能源替代转型 将在国内率先建成城市能源互联网示范样板2016 / 06 / 29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