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6日发布的《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2014)》(下称《报告》)认为,无论从安全性、清洁性还是经济性哪一个方面来说,核电都不应该是中国能源结构转型的选择,更不应该冒巨大风险去发展根本不适于我国国情的内陆核电。
针对中国要不要通过大力发展核电,来摆脱目前的雾霾困境和二氧化碳减排困境的问题,《报告》认为,为了二氧化碳减排、治理雾霾而选择发展核电,无异于是“饮鸠止渴”。
《报告》主编、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刘慧说,因为这是在用危害更严重、更持久且全世界都没有办法解决的核废料的放射性污染,来代替目前的雾霾污染和二氧化碳污染。
《报告》认为,中国在设计和选择能源可持续发展道路时,应充分从发达国家已经吃过和正在吃的“堑”中长自己的“智慧”,不要重蹈覆辙,付出完全不必要的经济、环境和安全代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亦楠说,现阶段全世界的技术水平还未能使核电“已经安全可控”。核能在现阶段之于人类,“可以做到安全”不等于“已经做到安全”,“可分析、可认识”不等于“已分析、已认识”,“可驾驭、可控制”更不等于“已驾驭、已控制”。
“美国、前苏联和日本三次重大核事故警示我们:直到目前,人类的核电安全是建立在核电站本身“不出事”的基础上的。”王亦楠认为,与美日俄相比,我国现有核电机组的全部运行记录还不足100堆年(还不到全世界的1%),如就此断言“我国核电是安全、可靠的”,还为时过早。
《报告》称,所谓“安全系数比目前国内标准提高了百倍”的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目前在全世界都没有运营实践,仅有的4座AP1000核反应堆正在中国建造,施工过程中图纸“边设计、边修改”,AP1000的“更安全”只是理论上的计算结果。
“与极端的偶发事故相比,核能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却是人类面临的更棘手的长期问题。一旦发生战争,即使停止发电,核电站所积累的大量核废料,仍然是恐怖分子极好的攻击目标。”王亦楠说。
目前,全世界443座核反应堆已经积累了几十万吨高放射性核废料,其致命的放射性污染可持续达10万甚至百万年以上。全世界已经确定建设高放射核废料处置场厂址的国家只有芬兰。
芬兰于2004年开始动工修建一条500米深、3英里长的地下隧道(名为Onkalo),以期永久储存核废料,工程之复杂前所未有,预计需要持续100年也就是到本世纪末才能结束。但这样一个持续百年的浩大工程也只能装下一小部分核废料,按照目前世界每天产生核废料的速度,人类必须建造很多座Onkalo才行。
英国学者PaulBrown在最近发表的文章《核废料处理成世界性天价难题》中指出,“一些国家正在积极建设核电站,但它们都忽视了一个可能遗患无穷的重大问题,过期核电站的关停和核废料的处理。”
《报告》称,一个成熟的清洁能源技术,不仅要看它能产生多少能源,还要看它产生多少危害人类的废弃物,以及人类将花费多大代价来处理这些废弃物。用这个标准审视,现阶段的核电不仅不是清洁能源,反而是最难对付的污染源。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赵晓春称,核电站从停止反应堆到完成“退役”工作,时间跨度可长达10~80年,且退役成本高昂。截至2012年1月,全球共有19个国家的138座核反应堆已被关闭。但到目前为止,只有17座核反应堆的退役工作彻底完成。
与欧美相比,中国核电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民用核电机组运行时间最长的也仅为20余年,其余大部分机组运行时间才短短几年)。报告称,虽然我国核电离“退役”问题较远,但从国外核电退役难度之大、历时之长、成本之高来看,无论是与化石能源、还是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性对比,核电都不具备优势。
对于部分专家主张在我国大规模发展内陆核电的问题,王亦楠称,在内陆建设核电站,必须“万无一失”、“绝对可靠”地保证源源不断的冷却水供应(为火力发电站的数倍)。一旦断水,就可能发生福岛那样的重大核事故,且放射性污染物只能排向附近的江河湖泊,污染关系着几亿人生命安全的水源。在缺水地区,第三代核技术并不比当前依靠电源驱动的第二代核技术更安全。
《报告》认为,用生物天然气(沼气)替代常规天然气是最现实的选择,亟待政策关注。王亦楠称,中国亟须高度重视煤炭的清洁利用,同时可再生能源利用模式亟待创新。

- “一带一路”框架下需反思传统能源安全观2015 / 04 / 13
- 深度好文丨能源领域供给侧改革就是去产能吗?2016 / 02 / 22
- 【老红看光伏】红炜简介2014 / 05 / 28
- 国土部:全国非油气地勘投入十余年来首次下滑2014 / 01 / 17
- 邢广程:多重因素阻碍中俄能源合作2013 / 10 / 29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