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核电新项目审批“裹足不前” 国产三代苦等开工)
“如果今天核准,明天就能开工。”谈及CAP1400示范项目的筹备情况时,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下称“国家核电”)总工程师王俊对记者说。
CAP1400是中国在引进消化吸收美国AP1000核电技术基础上,自主研发的国产三代核电技术。而与之同为国产三代核电技术的“华龙一号”,由中核集团与中广核集团联合研发,也正在等候核准的到来。
“原来是按去年12月开工准备的,核准工作推迟之后,现在集团内部计划了一个新的开工日期。”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邢继对记者说,“实际上,已经随时可以开工了”。
与核电业界期望国家核准核电新项目的急切相比,核准工作却因多种原因而延缓。“中国引进了全世界最先进的几种核电技术,自己又开发出了多种三代核电技术,”核电行业人士说,“可还是批不了新项目,这是个尴尬的局面”。
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直言,当前我国核电发展仍“裹足不前”。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预计,今年中国新增核电装机容量将达864万千瓦(含尚未商运但已并网调试的机组)。这超过了目前中国在运核电机组的一半,将成为中国历史上新增核电装机容量最多的一年。然而,这样的“大丰收”并不能让核电业界感到兴奋。
“目前我国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机组19台,总装机容量1701万千瓦。”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理事长张华祝在该协会2014年年会上说,“我国核电的正常建设还处于恢复阶段,近期核能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就在一个月前的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上,张华祝对记者表示,如果今年不能开工一批核电新项目,则完成核电中长期规划就会有困难。
根据《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的目标,2015年前我国在运核电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在建1800万千瓦。到2020年我国在运核电装机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张华祝介绍,我国目前在建29台机组,共计3168万千瓦的装机容量。
按该数据计算,即便2015年前能投运其中2300万千瓦的核电装机,那在建核电机组的规划则至少还需新核准8台核电机组才能完成。
叶奇蓁表示,“十二五”尚剩两年,规划新建的18台核电机组远未落实,相当一部分厂址已经做好前期工作,但项目尚未核准。
“由于部分在建核电工程项目拖期和今明两年新项目开工前景不明朗,《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2015年核电发展目标将难以如期实现,” 张华祝说,“2020年核电规划目标的实现也存在不确定因素。”
“十二五”目标难实现
“压水堆项目现在遇到这么大的困难,干得都没什么意思了。”一位核电业界人士说。
让他感到郁闷的原因正是,其所参与的项目迟迟得不到核准。但得不到核准的不止一个项目,所有人都在观望到底会首先核准哪种技术。
国家核电牵头研发的CAP1400核电技术,由于列入了国家科技发展规划重大专项,被认为在审批上面临最少的障碍。
CAP1400总设计师、上海核工程设计研究院院长郑明光表示,CAP1400在设计技术上能满足去年4月以后开工的要求,但已经延迟到了2014年。
“今年一定能开工。”郑明光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他表示,截至4月15日,CAP1400的施工设计完成百分比约64%,设计相关关键验证试验结果表明CAP1400方案是先进可行的。
不过,作为CAP1400研发的基础,AP1000核电技术在中国的示范项目并不顺利,尤其是屏蔽主泵、爆破阀等关键设备的制造难度很大,造成了工期拖延。郑明光对21世纪经济报道称,在CAP1400技术的研发过程中,很早就引入设备制造商的力量参与设计,从而可以避免再次出现AP1000的拖期局面。
“CAP1400会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郑明光说。
CAP1400料年内开工 “华龙一号”尚待能源局认可
与CAP1400对项目开工信心满满不同,“华龙一号”则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华龙一号”由中核集团的ACP1000和中广核集团的ACPR1000+技术融合优化而成,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机型,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产权体系,能够独立出口。
据参与“华龙一号”研发的人士介绍,在一次非正式的交流中,曾有国家能源局核电司相关领导指出,中国核电行业缺乏进取精神,不像火电行业在国际上有那么强的竞争力。
“我们不是没有自己的技术,‘华龙一号’是有竞争力的,但国内不核准建设项目,那国际市场上怎么能有说服力?”上述人士说,“国际竞标都是要求先在本国建设原型堆的”。
国家环保部核安全总工程师刘华曾对记者表示,“华龙一号”已经完成了在国家核安全局的审核,后续审批工作需立项之后再进行,而立项工作由国家能源局负责。这也意味着,国家能源局的立项核准对“华龙一号”的命运至关重要。
而国家能源局未对项目立项的主要原因在于,“华龙一号”未能如其所希望的完全成为一张图纸。
“ACP1000和ACPR1000+两个技术的融合,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邢继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但技术设计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把两种技术完全融合在一起是非常难的”。
他介绍,在“华龙一号”技术上,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的两套方案在主要部分完全一致,在安全系统上“小有差异”。与俄罗斯AES-2006技术的两套设计方案相比,差异要小得多,本不应该成为审批上的障碍。
目前,中核集团计划在福建福清核电项目的5、6号机组上应用“华龙一号”技术,内部计划开工时间为今年6月28日。中广核集团则计划在广西防城港核电项目3、4号机组应用“华龙一号”技术,内部计划开工时间为今年12月31日。
而两大集团能否如愿开工“华龙一号”,还要看国家能源局是否能接受现有的技术方案。

- 陕西938亿元电力重点项目集中开工2020 / 03 / 23
- 回顾丨中广核在福建省第一个风电场——龙门风电场2018 / 10 / 15
- 大庆油田天然气化工业务再升级2017 / 06 / 09
- 【年中观察】我国风电装机破亿期待优化利用2015 / 08 / 21
- 吉林长岭县风电项目有效风能达500万千瓦2015 / 08 / 18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