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国内

亚行助中国燃气抢滩加气站市场

计划2018年建成820座加气站用于长途运输及内河航运

2014-12-17 17:21  · 来源:能源网-中国能源报  · 作者:  · 责编:系统管理员

  本报讯 记者赵唯报道:12月16日上午,亚洲开发银行(以下简称“亚行”)与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燃气”)签署了价值总额高达4.5亿美元的贷款协议。 

  据贷款协议规划,中国燃气与亚行公私合营模式PPP于2018年沿中国城市走廊建并运营600家压缩天然气CNG与200家液化天然气(LNG)加气站,以及20家针对内河船舶的液化天然气(LNG)加气站。 

  据了解,PPP模式是将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企业,政府与企业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不仅可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也可减少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 

  就在不久前,财政部发改委在同一天(12月4日)共三份PPP件: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30个PPP示范项目清单以及发改委《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鼓励政府在包括燃气在内的市政设施、交通设施等项目中推行PPP模式。 

  亚行私营部门业务局副局长Michael Barrow在会上指出,目前社会资本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方面的占比仅为20%,而政府的出资比例高达70%,中国也不例外。“基础设施的需求在不断增长,而高速公路和内河航运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大的前期投资,只依靠政府力量是不够的,私营部门的参与至关重要。” 

  “从2004年起,中国城市天然气输送就开始PPP的合作模式,”亚行私营部门业务局私营部门基础设施融资东亚区主任木村寿香(Hisaka Kimura)本报记者表示,“此次的PPP模式较以往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将是跨市甚至是跨省的。” 

  对此,Michael Barrow表示,基础设施的跨省市建设并非易事,需要多层次的准备工作,涉及各个地方政府的不同议程。“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合作打造天然气配送领域的新型PPP模式能够对其他城市起到示范作用”。 

  此外,还呼吁地方政府打破现状,邀请私营部门参与,而非继续采用传统的政府采购方式,即由政府负责城市基础设施的筹备建造、资金筹措和管理运营 

  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天然气产量预计为1325亿立方米,天然气需求量为2061亿立方米,总缺口为136亿立方米。此外,在人均天然气消费量方面,中国也是全球排名最低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天然气需求并未得到充分满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非常滞后,尤其是省际城市走廊的加注站设施,”Michael Barrow还特别指出,在颗粒物排放方面,目前中国的重型卡车、长途汽车以及内河船舶所采用的柴油燃料比汽油的污染还要严重。” 

  现在大家都知道天然气是清洁能源,经济性也不错,减少空气污染,但问题就是加气不方便,特别是城市间的加气站中国燃气集团董事局主席周思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燃气已建成的加气站共450座,2017年计划达到1000以上,基本平均一年需要建200个,任务虽重,但未来市场还是很大的,且利于解决空气污染问题。” 

  记者了解到,中国目前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内陆水路运输网,所以天然气燃料在进一步推动绿色交通发展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