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行业在面临中国经济发展新态势、电改新政、“十三五”能源规划、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等诸多新变动时,该如何选择未来发展道路?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日前在能源基金会中国和财新-无所不能联合主办的煤电行业论坛上表示,目前煤电存在大量过剩,能源需求总量的增长速度明显下降,如果煤电产能还继续高速增长,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运营时间往下降。因此他认为,“煤电能不建则不建,能少建则少建。”
2014年至今,煤炭的生产和消费已呈现“负增长”态势。根据煤炭运销协会快报数据,前三季度,全国煤炭产量累计完成27.19亿吨,同比减少1.32亿吨,下降4.62%;全国煤炭销量累计完成25.86亿吨,同比减少1.53亿吨,下降5.57%。
尽管产量有所下降,煤炭产能过剩却已成定局。多家研究机构预测,中国煤炭消费峰值大多集中在45亿-48亿吨。目前全国现有煤矿产能40亿吨,在建煤矿在10亿吨以上,还有部分违规建设煤矿的产能,即使考虑今后一个时期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全国煤炭产能过剩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然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部门主任薛静却认为,中国的情况比较复杂,不同地区的能源结构、消费水平完全不一样,因此过剩是中国经济的梯级式过剩,而不是全盘过剩。
薛静称,发达国家早就于1960年左右从煤炭时代转型到油气时代,目前已进入新能源时代,而中国尚处于油气替代与新能源替代混合阶段,工业化阶段还没有完成,“再加上我国煤炭的禀赋优势,煤炭还没有完成它的历史使命。”薛静说。
平安银行能源矿产部能源中心主任周泰则表示,该银行从今年开始对新能源投资项目趋于谨慎,一是担心政府补贴持续性的问题,二是国家规定的装机增长规模较小,而组件厂商装机量增长过快,存在产能过剩的可能。
周泰称,“如果把新能源补贴的资金拿去给煤电进行节能改造,减少碳排放的话,可能更好一些。”他还表示,2018年后煤电行业转好可能性较大,预测可以大规模的介入火电投资。
不过,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余春平认为,巴黎大会刚结束,对碳排放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经济新常态下的电力需求的增速下降,电改的售电侧改革、市场建设、输配电价格、发用电计划等改革工作亦在不断推进,电力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煤电行业面临的压力依然很大。

- 降价负担转移给了煤电?2018 / 11 / 09
- 2017年煤电行业燃料成本或涨2600亿2017 / 05 / 05
- 煤炭利用成本上升力促能源升级2013 / 09 / 04
- 当前是推出动力煤期货好时机2013 / 03 / 12
- 让能源清洁化“加速度”2019 / 02 / 20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