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国内
湖北潜江:能源产业转型迎来柳暗花明
2019-04-15 09:54  · 来源:中国能源网  · 作者:王志荣 刘亚乔  · 责编:王长尧

  在湖北省潜江市擘画的四个千亿级产业版图上,“石化精炼”聚集区格外引人瞩目。人们不禁要问,打上“资源枯竭型城市”标签的潜江,到底能不能在能源产业转型中浴火重生,实现石化产业的”凤凰涅槃”?

  担心缘于现实。依托中石化江汉油田曾经丰富的石油资源,潜江因“油”立市。然而,历经半个世纪的高强度开采,潜江石油资源面临枯竭。长期支撑潜江半壁江山的石油经济急剧下滑,“一油独大”的经济格局遭受釜底抽薪。

  “资源会枯竭,但思想不能枯萎,发展不能停顿。”潜江市委书记吴祖云的警示振聋发聩:“潜江有潜能、有潜质、有潜力,但绝不能潜伏。潜江要在湖北’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中找准定位,争当江汉平原振兴发展示范区的龙头。”

  石油资源逐渐枯竭后,潜江实现能源产业转型的“潜能”在哪里?以问题为导向,潜江对石油经济全产业链进行了深度扫描。结论是,作为潜江传统产业支柱的石化精炼,仍然大有作为。关键是,在产业发展路径上,要坚持集群化推进;在产业发展布局上,要坚持园区化建设;在产业发展方式上,要坚持高质量提升。

  多年来,潜江炼化企业原油及汽柴油产品的进出依赖水陆运输,成本高、周期长。解决炼化原材料及产品的进出通道,降低物流成本,是企业自身难以做到却又朝思暮想的一个愿景。

  企业有所盼,政府有所为。潜江为炼化企业活血化瘀,畅通物流通道。潜江市决定,建设江汉平原货运铁路与蒙华铁路联通,为园区炼化企业释放产能。眼下,连接园区的货运铁路已获准开工,铁路建设正全力推进。

  位于潜江经开区的金澳科技,是华中地区最大的民营炼油企业。过去原油从宁波港运到南京,从南京运到监利,再从监利运到潜江,成本不菲。为此,潜江市一方面加快货运铁路建设,同时提出建设监利—潜江输油管道的构想。经测算,管道开通后,仅原油运费一项每吨可下降170元,企业利润可以增加10%以上,金澳科技将实现从400亿到”千亿企业”的历史性跨越。

  潜江市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思路和做法,得到了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在潜江调研时强调,地方政府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重要讲话精神,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蒋超良还现场决定,将金澳科技作为他本人的工作联系点,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

  潜江不仅为企业“活血化瘀”,还为企业“舒筋壮骨”。潜江市筹设产业发展基金,真金白银支持石化精炼企业实施工业智能改造、绿色改造和技术改造。2018年,金澳科技淘汰落后炼油装置,上马柴油加氢改质及配套制氢等一批新项目,成品油提前一年达到国五标准,订单和利润翻了三番,金澳科技在中国企业500强中位次前进57位。

  潜江市加大企地合作,为城市发展赋能。2018年,中石化江汉油田页岩气开发取得巨大突破: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6008.14亿立方米,成为目前中国最大的页岩气田。潜江市抢抓这一难得的机遇,全力以赴开展与江汉油田联合技术攻关,力争页岩气开发早日破零。与此同时,潜江还加快企地油气盐石化产业链融合发展,将地下盐卤资源转化为氢气、盐、烧碱、漂粉精等系列产品;地下盐卤腔体腾出后,开发建设战略储气库;此外,下一步还将地下卤水资源做成“死海”,开发工业旅游项目。

  产业转型迎来柳暗花明。与“石化精炼”聚集区并驾齐驱,潜江市智能制造、现代服务、特色产业等聚集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目前,潜江市“东进南扩、产城融合、四区联动、全域振兴”四个千亿板块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已雏形初现。2018年,潜江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并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年度绩效考核中排名全国第一。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